“腾野君,我把你当好朋友,怎么会骗你呢?只要你愿意和我一起追求我们的梦想,这笔投资和承诺隨时可以兑现!”
腾野伟岗的脸色变化不定,內心正在激烈的挣扎。
苏晨明白他的犹豫,但不想影响腾野的决定。他已经表达了所有想说的话和承诺,接下来就看腾野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了。
腾野伟岗面临著一个重大的选择:
是选择与苏晨携手合作,还是將来在竞爭中一决高下。这个决定不仅关乎他的职业生涯,更將深刻影响他这位半导体技术奇才的未来。
在我国,职场文化强调忠诚和稳定,员工通常在一个大公司如东基,从入职一直工作到退休。
对於已经担任东基电子微电子实验室主任的腾野来说,他享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丰厚的薪资待遇,要离开这一切,前往未知的地方重新起步,对他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加入intel曾是他的另一种考虑,那里一切都准备就绪——完备的设施、先进的设备、成熟的生產线,甚至还有现成的团队支持。
然而,现在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个需要他深思熟虑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助手的问题让他犹豫不决。
实验室和设备可以通过资金获得,但培养一位专业技能嫻熟的助手却需要时间和耐心。
夏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苏晨会接受吗?腾野和他的助手们都是倭寇人,而苏晨是夏国的朋友。
虽然他们两个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並共同追求微电子领域的突破。
但他不確定苏晨是否愿意接纳他的那些助手们,毕竟歷史上的恩怨並非轻易能化解。
带著这份疑虑,腾野抬头直视著沉稳的苏晨,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苏晨君,如果可以的话,我能带几位助手一起加入吗?”
真有这样的好事?
苏晨心里清楚,今天的科学进步早已不是靠一两个人的灵光一闪就能推动的时代。
隨著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加深,科技的进步更多依赖团队合作的力量。
像他手上的釹铁硼永磁体项目,在郭宜城教授的带领下,几乎调动了鲁大磁学专业所有人的力量日夜不停地实验,只为找到最精確的配方和製备方法。
而与师顺常、陈致远合作的炭纤维项目,则需要全国范围內的协作。
这並不是说郭宜城、师顺常或陈致远等人不重要。
相反,他们不仅要有天才般的洞察力,还要有领导和协调团队的能力,才能成为现代科研的领头羊。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夏国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媒体在介绍新技术时,开始强调“某某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