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场战斗以利尔亚的惨败告终。
利尔亚的一个装甲旅几乎全军覆没,损失了784名士兵、92辆坦克和33辆装甲车,还有81人被俘虏,13辆坦克和18辆装甲车落入查德手中。
而查德方面仅有18人牺牲,3辆皮卡车受损。
这是一次歷史上的奇蹟,也是坦克战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轻盈的皮卡车战胜了庞大的坦克军团。
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作“皮卡车之战”。
苏晨打算完全復刻这一战术,只是將战场上的装备做了替换:
皮卡车变成了212吉普;“米兰”反坦克飞弹换成了“陶”式,t-55坦克则改为了“59”式和“谢尔曼”;地形也从沙漠变成了平原。
面对许恪的疑惑,苏晨直接问道:“先不说別的,车你能搞定吗?”
许恪略一思索,回答说:“车没问题,这些都不是军事物资,弄到手很容易。不过,你真要买『陶』式飞弹?”
苏晨点头:“对,我想来想去,能大批量採购的反坦克飞弹,也只有『陶』式了。我猜巴铁那边应该有不少。”
许恪一脸无奈:“你这小子,有生意也不想著帮帮自家人?”
“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这次轮到苏晨不解了。
“你是不是忘了,我们华青电能生產的电池是干什么用的?”许恪提醒道。
经许恪一提,苏晨才想起,原来自家工厂也在为反坦克飞弹生產配件。
当时接手这个项目时,“红箭73b”还未完成最终研发,尤其是电池部分还没著落。
经过苏晨与总装的范定攀参谋以及风云厂的刘卫东副厂长多番討论,最终决定由华青电能负责研发並生產这种特殊电池,再通过oem(原始设备製造商)合作的方式供给风云厂,最后由风云厂组装成完整的飞弹,供应给军队。
风云厂的装配工作涉及多个环节,从印刷標籤到定製包装盒,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技术要求也很高。
出发前,苏晨给王长生打了个电话,了解电池项目的进展。
这不仅是他涉足国防工业的第一步,自然格外上心。王长生告诉他,电池样本已交付风云厂一段时间,正进行环境適应测试,尚未量產。
因此,苏晨认为“红箭73b”飞弹的研发还未完成,没有將其考虑在內。
对於早期版本的“红箭73a”,苏晨並不看好,认为它除了比rpg火箭筒稍好一点外,並无太多优势。
但许恪的话让他產生了疑问:“红箭73b”是否真的已经完成定型,准备量產了呢?
苏晨看向许恪:“老兄,我这可是要用在实战中的武器,未经定型的產品我可不敢冒险。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而且,我要把它安装在212吉普车上,所以『红箭73a』那种需要手动控制的型號根本不適用。”
许恪不屑地说:“谁说要给你『a』了,直接上最新款的『b』,带有光学瞄准和红外追踪功能,半自动控制制导系统。”
苏晨不由地联想到以前在京都秀水市场买东西的情景,但此刻也顾不上那么多,高兴地问道:
“『b』真的定型了吗?那我的电池是不是也通过了检验?订单下来了吗?量大不大?”
许恪点点头:“没错,『红箭73b』已经通过定型,即將量產。具体订单量我也不清楚,你可以去问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