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只能用眼神向胡克求助,眼神中满是期待。
胡克自然明白小霍克的心思,这笔交易若能成功,对“罗生”公司也是大有裨益。
因此,他轻咳一声,开口道:“吴先生,您不必介怀。如果贵方確实对『三叉戟』感兴趣,我们或许可以提供另一个选择。您还记得当年马祖枫总工程师谈的是哪种机型吗?为何不考虑一下『bac』呢?”
吴达观面露难色,想了想后谨慎地回答:“胡克爵士,实际上,在来之前,我和马祖枫曾討论过『bac』的问题,但国內很多同事並不赞同这一方案,否则也不会停止之前的谈判。”
小霍克忍不住插嘴:“为什么呢?虽然这么说有点尷尬,但事实上,『bac』在市场上的表现远超『三叉戟』,这是我们『不列顛宇航公司』至今为止最畅销的机型之一,已售出超过400架。”
吴达观点头表示认同:“是的,从市场角度来看,『bac』的表现確实优於『三叉戟』。不过,有几个因素让我们犹豫。
首先,我国的民航飞行员已经习惯了『三叉戟』的操作方式,转而使用其他机型需要额外的培训费用。”
小霍克点头表示理解:“这点我明白,但这並非无法解决。还有別的原因吗?”
“其次,『bac』的座位数较少,只有大约一百个座位,而我们需要的是至少一百五十个座位的机型。为此,『麦道』公司特意將『dc-9』改造为全经济舱147座,並推出了新型號『md-82』。”
小霍克立即回应:“吴先生,请允许我澄清一点,『bac 1-11』的发展型號『bac 1-11-500』在全经济舱布局下,座位数已达到136个,与『dc-9』差距不大。”
吴达观闻言,有些惊讶地確认道:“是吗?”
小霍克点点头,说道:“吴先生,实际上『bac 1-11-500』在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完成了测试飞行,並取得了认证。我们还曾经將这款飞机的生產线卖给了罗马尼亚。
后来,我们对这款飞机进行了改进,推出了最新的『bac 1-11-700』型號。
虽然座位数量没变,但我们换装了更安静、更高效的发动机,符合欧洲的新机场標准,而且更省油,航程超过4500公里,可以和『dc-9』相媲美。”
吴达观听了后沉思片刻,慢慢地说:“小霍克先生,你提到的情况確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听了你的解释,我认为『bac 1-11-700』基本上满足我们的需求。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小霍克和胡克爵士同时问道。
吴达观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霍克先生,你是子承父业,已经在航空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吧。我想问问你认不认识一个人?”
“是谁?”小霍克警惕地问。
“张政仲。”
“张政仲?你是说『麦道』公司的那位华裔副总裁吗?”
“正是他。”
“我没见过他,但我听过他的名字。据我了解,他在航空界口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