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忍术的改良大幅降低了死亡率,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將整个世界紧密连接,经济的发展惠及了更广泛的阶层。
虽然社会结构依旧存在层级,但底层人民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远非旧忍界时代可比。
这种整体性的进步,是混乱的民主制度往往效率低下、难以达成的。
高效。
联盟展现出的动员能力和执行力令人咋舌。
从应对危机到开发异世界,这个体系能够將力量集中到一点,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相比之下,鸣人那边,光是协调五大国之间的利益和猜忌,就常常耗费无数心力,许多利在长远的计划往往因內耗而搁浅。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联盟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公平”。
一种建立在统一规则下的公平。天赋和努力是晋升的主要途径,挑战者之塔就是明证。
出身和血统的影响力被刻意削弱。
这与他当年想要摧毁木叶、重塑世界的某些想法,有著诡异的相似之处,只不过联盟用了另一种更建设性、也更彻底的方式实现了。
“他曾经所追求的梦想在这里,似乎以一种他未曾想像过的方式变成了现实。”
佐助心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欣慰,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帐然。
鸣人梦想著成为火影,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並创造一个能让孩子们不再承受战爭痛苦的世界。
他成功了,但也失败了。
他成为了伟大的火影,得到了爱戴。
但他所守护的和平依旧脆弱,旧的矛盾只是被压抑,並未根除,新的问题层出不穷。
鸣人像一颗大树,努力为所有人遮风挡雨,但终究无法改变滋养衝突的土壤。
佐助的思绪飘远,回到了那个终结之谷,与鸣人进行的最后决战。
两股极致的力量碰撞,最终,他输了。
不是输在力量或信念上,而是输在了鸣人那近乎固执的、要將所有羈绊都背负起来的“忍道”上。
他当时並不完全认同,甚至觉得鸣人天真。
如今,站在这个由联盟缔造的、“近乎完美”的世界里,回头再看鸣人所守护的那个忍界,佐助的视角变得更加清晰,也更为复杂。
在佐助看来,鸣人现在所做的一切,本质上不过是初代火影千手柱间道路的延续和放大版。
千手柱间当年凭藉无人能及的“忍者之神”的力量,压服了战国时代的各大族,建立了木叶忍村,缔结了最初的同盟体系。
他用个人的绝对武力和人格魅力,强行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格局。
但柱间一死,他建立的体系立刻变得摇摇欲坠,潜在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连绵的战爭。
鸣人,继承了这条道路。
他以一己之力,在第四次忍界大战中成为救世主,其后更是成长为此世的最强者。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对羈绊的信念,维繫著五大国之间脆弱的平衡。
他努力让所有人相互理解,试图创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
但在佐助眼中,这种和平,何其相似?
不过是以另一个“忍者之神”的绝对力量为基石,让整个忍界陪著现任的“救世主”表演一场名为“相互理解”的盛大戏剧。
鸣人的阳光和热忱照亮了许多角落,温暖了许多人心,却无法真正照亮所有滋生黑暗的沟壑。
旧的家族恩怨、国家利益、资源爭夺,只是被鸣人这棵参天大树暂时遮蔽,並未根除。
一旦鸣人这棵大树倒下,或者力量不再能绝对压制,被他强行粘合在一起的和平表象,是否会像柱间时代结束后那样,迅速崩解?
鸣人是在用个人的伟力,延缓著必然到来的衝突。
他所维持的,是一种动態的、脆弱的、依赖於他个人存在的平衡。
这与联盟那种將规则刻入社会根基、依靠制度而非个人来维持的“静態”稳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当年—是我贏了。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且不带偏激地浮现在佐助的脑海。
如果他当年在终结之谷击败了鸣人,强行推行他那套“革命”的理念一一以痛苦和恐惧迫使世界统一,由他独自承担所有憎恨,成为一个永恆的“靶子”
那条路,会通向何方?
佐助看著窗外联盟城市井然有序的灯火,內心给出了答案:大概率,不会通向这里。
他的道路,充满了毁灭与绝望,是基於对旧世界彻底的否定。
那是一条更加黑暗、更加孤独,也更容易失控的道路。
或许能打破旧的伽锁,但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很可能充斥著更多的痛苦和不稳定,远不如联盟这般看似“理性”和“稳固”。
联盟的道路,像是一个冷酷但高明的医生,用精密的手术刀切除病灶,並植入强健的人造器官。
而鸣人以及千手柱间的道路,则像是用强大的生命力去滋养病人,希望病人自身能焕发生机,但病灶依旧存在。
他依然不完全认同鸣人那种依赖於个人和羈绊的“天真”方式,认为那並非长久之计。
但此刻,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当年那条激进的道路,也绝非正確的答案。
联盟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和鸣人各自道路的局限性,也展示了一条截然不同、看似更“高效”却也更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这种认知,让佐助感到一种深沉的疲惫,以及一种超越了个体胜负的明悟。
当年的那场战斗,没有真正的贏家。
他和鸣人,都困在了旧时代的思维模式里,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试图修补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而联盟,则是直接跳出了这个框架,重新绘製了蓝图。
沉默良久,佐助缓缓站起身。
他需要休息,以应对明天的挑战。
这座塔,这个城市,乃至整个联盟,还有太多的谜团等待他去揭开。
而这一次,他將不再仅仅是一个挑战者,更会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他要看看,这条看似“完美”的道路,究竟能走多远,它的尽头,又是什么。
同时,他也在心中决定了同意正人所提出的交易。
他想要知道正人口中的那些隱秘,以及从其中找到达成真正和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