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竇长生城府太深了
咸阳封锁,城內震动。
但很快风向就已经诡异起来,不去討论为何封城,而是去討论七日后的儒和法的爭斗。
地榜第三十,號称是气运无双的竇长生,悄无声息的入秦了。
但对方来到咸阳的第一日,就干出了好大的事情,要秦皇尊儒弃法,消息传出来后,
立即引起了咸阳震动。
这个时候谁去关心封城的事情啊?与这一件事情相比,封城只是小事。
最多损失一些钱財而已,但要是尊儒弃法的话,那要的可是自己的命啊。
秦国经过数十年变法,法家人士开始占据著高位,大大小小的官职之中,遍布著法家的人,而且伴隨著法家的影响力扩大,各大学堂讲授的经义,也全部都是以法家为主。
官方经学认可的是法家,学的也是法家,这也导致做生意的商人,或者是武者,都有意开始请法家的先生,开始教授家中子弟,这么多年下来,眼看著学有所成了,你告诉我法家要完子了?
能忍吗?
肯定不行啊。
数十年的苦读,你告诉我学的没用了,这岂能够善罢甘休。
当竇长生主张尊儒弃法后,立即在咸阳城引起轩然大波,招惹来了无数的谩骂,不少人激动的直接出门,来到了李嵩府邸之外,要李嵩出面主持大局。
与法家利益息息相关者,无法接受这一幕,而不少老人也是愁眉苦脸,秦国自从李严入秦后,变法带来的是血雨腥风,现如今儒和法再斗起来,继续如变法之初那样爭斗,这谁受得了啊?
秦国已经经受不起这样的动盪了。
这是不少人的共识,所以宗王之首,惠王坐不住了,立即选择入宫。
惠王当代秦皇伯父,排行在第二位,大哥是秦皇,三弟也是秦皇。
兄死弟及,本来他具备看优势,因为顺位继承的话,应该是他担当秦皇,不过惠王自知才知不足,无大智慧,大毅力,不如皇弟,所以主动表示退出。
为了证明心意,惠王迁出了主脉,选择了一位无后的王叔,续上了对方的香火,但这样的代价非常巨大,再也不是皇子了,只是一名王子,尤其是要认叔为父,父亲成为伯父。
这是彻底断了继承权,不留任何后患,给朝堂社稷带来隱患,惠王如此做法,自然备受世人推崇,尤其是被秦皇依仗,所以惠王入宫,一路畅通无阻,直接看见了席地而坐犹如一潭死水的秦皇。
看著这一位秦皇,无往日那般意气风发,惠王嘆息一声,徐徐开口讲道:“陛下。”
“秦国经受不住折腾了,以如今局势而言,就算是皇兄还在,看见李严入秦,也不可能再起变法了,没有时间了。”
“儒和法的爭斗,不能够大打出手。”
“陛下不应该七日后见竇长生,任由外面消息肆无忌惮的传播。”
“我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出现乱象了,李严入秦数十年了,这么多年来的变法,法家趁势获得了太多的职位,尤其是很多人,看见法家势大后,为了生存下去,或者是富贵,
也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法家人士。”
“法家已经与秦国一体了,要动法家必须要大动干戈,这犹如换血,而秦国才刚刚完成换血,短短时间之內,哪里能够承受第二次。”
秦皇微微抬头,看看前方忧虑的惠王,惠王髮丝白,面部充斥看皱纹,岁数已经不小了,这是秦国的柱石,论才华不如李嵩等人,但对方是真心为秦国好,是皇权不可缺乏的力量,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皇权稳固,可以掌握秦国。
“伯父的忧虑,朕知道。”
“秦国已经无法放弃法家了,但眼前这一切,並不是朕能够左右的。”
“竇长生突然来到咸阳,主张拨乱反正,一言一语如刀枪一般,充斥著攻击性。”
“要只是如此的话,还在可控范围之內,可竇长生句句不离圣人,一口一个天意,真道理,这让朕如何是好?”
秦皇压下去的火气,此刻不由再一次生出,恼火的声音继续响起:“还有一件伯父不知道,儒家孙圣也到咸阳了。”
惠王沉默了,他对於孙圣不陌生,因为咸阳孙氏歷经好几朝,都是屹立不倒,凭藉的就是这一位孙圣。
一代儒宗孙如法,昔年也是天下称颂的人物,更是有著各种典故和成语留下,其他国家的人,不会太在意,但这是秦国上层人物的必修课。
与孙家的爭斗,总归要注意一二的,孙家可以被打压,但绝对不能被灭族。
儒家势力衰败了,导致孙家利益受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天人不是保姆,会事事在意,惠王也知道要不是纪元更替,这一位孙圣根本不会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