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杜的心情极其复杂,像是吃了一吨死苍蝇,简直是浑身难受。
当然,不止是身体上,就连精神上也是差点晕厥过去。
一股强烈的自取其辱感,无情地侵蚀著他的自尊心。
他到底做了什么?
就在半炷香之前,自己还公然嘲笑关外人不懂诗,也写不出诗,暗搓搓骂人家土包子。
现在人家不仅写出了诗,还写出了一首绝世佳作。
王杜恨不得立马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他已经感受到周围对他的目光,开始慢慢转变,从先前的有意结交,变成了看一个傻子,甚至就连刚才与他攀谈得不错的才子,也露出了疏远之意。
文人相轻,他们可不管你家有没有钱。
如果有人想要折服酸腐书生,那金钱和蛮力是没有用的。
唯一能让他们彻底服你的办法,就是用才华和文采,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跪在你的面前。
如今赵槐就做到了。
他这首诗一经出世,就基本奠定了他今后在文坛的名气和地位。
今后会有一小批推崇他的死忠粉,成为他最虔诚的粉丝和信徒,哪怕这个数量刚开始不会很多。
但文人有了拥躉,那就相当於在文坛站稳了脚跟。
这也是为什么院中的书生才子们直接临阵倒戈的原因。
王杜方才的作態,实在是过於可恶了。
他王杜歧视人家,四处刁难,丑態百出。
现如今人家夺得了头名,简直就是被当场啪啪打脸,肿得像个猪头。
也不怪王杜融不进这个圈子。
其实他最开始选择读书,除了是家里逼的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文人这个身份。
除了能光耀门楣,勾搭小娘子更是十分方便。
他们家上几代全是贫民,到了王杜他爹同样如此,大字都不识一个,早年间遇到了贵人,这才发了家。
又用这笔钱买了关係,购置了一个官盐代贩令的资格。
这一下子,王家的確是变得有钱了。
不过他爹志不在此,而是整天都在想著如何把王家往“名门大户”转型。
因为他爹清楚,玉璞京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想要在这里占得一席之地,最需要的是名望,正如赵家这样,虽然落寞了,但仍然称得上是名门大户。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王杜他爹开始极力培养他读书,想要將来去考取功名,可惜试了好多次,也才勉强考中了个秀才,不过倒也足够了,起码有了身份让他可以混跡京城文坛。
但王杜老爹还是不知足,一直极力让王杜想办法给他们王家稍微镀一层薄薄的金。
因此便一直资助他,让他参加各种诗会,结交各路文人才子。
多的不说,起码要让別人今后提起王家时,能够往“书香门第”这个词稍微靠一靠拢。
但事与愿违,王杜这个人腹中的墨水確实不多,平时只能靠钱来强行混圈子,根本得不到文人才子们的认可。
加上读书人自恃清高,本来就对商贾之子抱有歧视之意。
今日王杜再这么一闹,反而让这个坏印象更严重了。
就连跟王杜关係较好的那几个、方才帮忙嘲笑赵槐的书生,也都开始闭了嘴,仿佛跟他一点就不熟。
“赵兄,在下李四,久仰大名,今后有什么事可以儘管吩咐。”
“在下莫山,以后还要多多走动。”
“早就看赵兄气质不俗,没想到猜的不错,简直才高八斗。”
赵槐这个名字瞬间成了场上的明珠,基本上每个人都想要上前结交一番,扩充点人脉,今后好在文坛混得更顺风顺水。
然而赵槐没有理会四周散发而来的善意,而是站起了身看向了王杜:“关外人的確不懂诗,不过目前来看,好像有人比我还要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