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恰好是十日一次的朝会,百官齐聚朝殿前。
然而等了许久,皇帝都没有传百官入殿,直到朝霞倾泄,霞光铺满整座皇宫,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启公公才携皇帝詔书,与萧迟从朝殿內出来。
启公公打开詔书,宣读。
才宣读一半,百官便皆已震惊,有些暗暗看向身旁的同僚。
等到詔书宣读完,百官反而不敢乱瞟了,也不敢贸然发言,个个躬身静默。
大皇子安王、三皇子羡王站在百官之首。
早已知晓此事的羡王,淡定沉默。
安王则同百官一样,詔书宣读一半时,震惊不敢相信父皇会突然退位。
等到詔书宣读完毕,他立即心生不满,萧迟先扶持的人是他,凭什么现在把皇位传给老三。
他立即询问:“父王为何突然退位?本王要见父皇!”
萧迟站在白玉雕砌的高高宫阶上,朝下方看去。
百官排列整齐,在底下铺开,他声音不重,却让下方人人听得清楚,“昨夜宫里闹了刺客,皇上受惊,病情加重,无法再处理朝政,已移居黎清宫静养,不见任何人。”
安王不信,“父皇就算受惊病情加重,也不可能突然退位,还移了宫不见人!”
萧迟问:“安王殿下是怀疑詔书有假?”
隔著几十宫阶,安王仍能感受到萧迟平淡却极具威慑力的眼神。
他不敢回答萧迟这话,只重复:“本王要见父皇!”
“太上皇没有召见你。”萧迟轻淡一句话回绝了安王,之后微侧首,看向身侧的启公公。
启公公会来宣读詔书,是皇帝与萧迟做了交易。
詔书由皇帝身边的人来宣读,更具说服力。
皇帝则是想见儿子,欲交代儿子不能信任萧迟。
启公公捧著詔书下了宫阶,把詔书给安王和百官传阅。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车滚轮快速滑过地面青砖的声音。
百官悄悄往那边看去。
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快速驶来。
马车有盖无帷、四面通透,是宫里帝王嬪妃出行游玩的专属车驾。
马车上坐著长公主,长公主的侍女嬤嬤,以及…
久未露面快要被世人遗忘的羡王妃!
马车目標明確,直奔朝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