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正殿,朱高煦满脸春风的走来,当看见只有杨士奇一个人时,顿时一愣。
“怎么只有你在,杨荣与杨溥呢?”
“殿下,您要是还不来,臣都要走了。”
朱高炽看著杨士奇那幽怨的眼神,乾咳一声,也不再问。
毕竟自己去做那样的事情,让这些人在这里等著,怎么都有点不地道。
朱高炽面色不显,和煦道:“宫里有点事要处理,来晚了。
也可以告诉你,皇后身子不好的事情,你们都清楚,后面皇后需要静养,以后宫內和內府的事务,会由太子妃打理。
刚才就在跟太子妃说这事。”
朱高炽说完,拿起茶喝了起来,只是余光一直看著杨士奇。
杨士奇听后,身子一震,眼中精光闪烁,这个消息,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
这说明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进一步稳固了。
以太子妃之身份执掌后宫与內府,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尤其是这其中的意义,杨士奇可是太清楚了,这完全就是大明下一任的皇后!
张妍起势,不就是朱高炽起势?朱高炽位置越稳固,对他们而言越是好事。
他们与其他人不同,像胡广、胡儼等人,一个是如今的內阁首辅,一个是如今的国子监祭酒,这些人虽然也是支持朱高炽的,但有余地。
而像他自己,以及杨荣、杨溥等人,就基本是和朱高炽绑定的了,因为他们都是从东宫出来的,都是东宫属官。
一旦朱高煦上位,其他人可以重新选择,但他们已经无法再选择了。
当初在建文时期还能重投朱棣,是因为他们本不受重用,如今情况与当初完全不一样。
朱高炽地位越稳固,他们同样越安全。
更重要的是,大明终於可以不用再是武夫为皇帝的局面了。
“殿下孝心赤诚,今太子妃本忙於东宫诸事,却是为皇后处理后宫与內府事宜,当是一段佳话。
有太子妃为皇后操劳后宫诸事,想来皇后定然能够痊癒。”
朱高炽听著杨士奇的话,很是欣赏,没有蠢到说恭贺的话。
尤其是文官的这一张嘴,他也算是看到了,一件不过普通的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果然许多事情让文官来粉饰,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活,別人还真干不来。
佳话?
朱高炽也认同。
对他有利的事情,怎么能不认同?
朱高炽面带笑容,却又肃声道:“好了,此事不可宣扬。你们这次来,是为何事?”
佳话虽好,但如今並不是宣扬之时,朱高炽无比的清楚,该低调时,必须要低调。
如今他的重心还没有开始对外,未到高调之时。
杨士奇心下瞭然,只是所理解的,与朱高炽所想的,恐怕偏差不小。
不再聚焦此事,杨士奇当即道:“殿下,得皇上看重,对臣周易讲解认同,后续会经常出入宫內,在殿下处聆听教诲之机恐会减少。
臣虽忙於宫內,也必时常往来东宫。
殿下大恩,臣铭记於心,不相忘。”
“是吗?这是好事,我可是要恭喜你了,今后仕途必然坦荡。
你有能力,才会得到如今重用,我只是顺势而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