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干啥?抢劫是不是?一共到手三百多条六五式,外加几箱子弹,没多少好东西,值得你们这么大呼小叫?”胡四海撇嘴不情愿道。
“放屁!一营的人这两天跟娶了新媳妇似的,我看你们的人都快能组建一个机枪连了,这叫没有好东西?”侯全喜立刻拆穿他。
胡四海被逼的说不出话来,跟两位营长乾瞪眼,因为一营实际到手的装备,比他们看见的还要多。
最终,胡四海鬆了口风,答应杨硕把抢来的一半装备分给二营、三营。
可看到他似笑非笑的表情杨硕就知道,这货绝对还藏了私!
杨硕倒没拆穿他,亲兄弟还明算帐呢,大家再是一个团的,人家缴获来的装备也没有全部充公的道理。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眼下这世道,註定是谁的胃口大谁能吃上肉,这是杨硕从李云龙身上学到,且非常赞成的。
“团长,要不要给你也分点?”把二营长、三营长打发走,胡四海悄悄凑到杨硕耳边,鬼鬼祟祟道。
他知道团部现如今也有一个连的人手,再加上杨硕身边的那个什么特战队,肯定需要装备。
不料,杨硕一句话让他的脸黑下来:“不用了,你那些枪在我眼里都是烧火棍,送给我我都不要。”
胡四海忿忿走开,但杨硕说的还真是实话。
断掉日本人这股小团伙后,烽火任务完成,他一口气到帐五十支毛瑟1932驳壳枪,外加100支三八大盖,每支枪配备弹药一百发。
在晋造六五式主流的晋西北,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堪称稀罕货,精度高,后坐力小,关键是枪管比绝大部分步枪都长,这在战场上让三八大盖具备无可比擬的拼刺刀优势!
这些枪可以用来武装团部的连队,至於那五十支毛瑟,正好给特战队队员们配备上。
毛瑟1932,就是李云龙口中的快慢机,之所以叫快慢机,是因为它可以调节为自动或半自动射击,威力强大。
之前过草地那会,先锋部队每次要啃硬骨头,都会把全团的毛瑟枪收集起来,交给突击队集中火力攻敌。
眼下有了这批快慢机,杨硕的特战队距离真正成型又近了一步。
除了武器装备,杨硕还一次性获得三次词条升级机会,分別被他点到了近战格斗、原始股东和百步穿杨上。
【近战格斗】从白色升级为蓝色的【会两下子】,蓝色的【百步穿杨】升级到紫色【指哪打哪】,白色的【原始股东】倒是只变了顏色,没改名称。
这样一来,杨硕浑身上下的词条,最差的也都是蓝色。
但从个人军事素养上,已经超过同级別的將领一大截。
在山坳中简单休整两个钟头,后方侦察兵再度传来晋绥军的消息,17团也只能隨之继续跑山。
虎跑山不算大,但几千人在山上来回兜圈子还是绰绰有余的,陈兆铭就这么带著三个团的兵马在后头死咬了17团快半个月,愣是连17团的一个兵都没留下,反倒因为对方的几次夜间偷袭,前后折损一个多营的兵力。
对17团而言,半个月最大的收穫莫过於他们摸清了虎跑山大大小小每一道山沟沟,每一个村落,对山上的地形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遛起陈兆铭来,也就愈发的得心应手。
第十一天晚上,杨硕正带著全团人马留宿在东北山区的河谷地带,突然就接到陈兆铭率部下山的消息。
“团长,陈兆铭撤了!”胡四海激动的从远处跑来,人还没到声音已经传到杨硕耳中。
冬天的虎跑山,夜间温度足有零下十多度,杨硕正和团部的战士围坐在篝火前,一边烤著火一边翻弄著柴火堆下的红薯。
“哦?这帮小兔崽子,终於挨不住山里的冷风了吗?”杨硕嘴唇勾了勾。
胡四海一屁股坐到杨硕边上,两只手伸向火堆,上下翻烤著:“好像不是,听咱们的侦察兵说,陈兆铭走的很急,像是突然有紧急任务。”
杨硕眉头紧皱:“紧急任务?”
“我们在虎跑山上,还有谁能让晋绥军紧急出动?”
胡四海摇头,趁著杨硕沉思的功夫,从火堆里扒拉出来一颗红薯。
“撤了正好,成天在天寒地冻的大山里,人都快冻傻了,总算能下山休整休整,暖和暖和了。”
胡四海嘴里吐著热气。
杨硕没有理会他的自言自语,皱眉沉思著,突然眼睛一亮,“是黄河防线有动静了!”
胡四海的手被杨硕抓住,刚扒开露出一点瓤香气四溢的红薯,被杨硕一把夺走。
“吃你自己家的东西去!”
胡四海撇著嘴,嘴里碎碎叨叨走开。
走到一半又转过身:“团长,陈兆铭都走了,那咱们明天下山吗?”
杨硕啃了口红薯,被香的迷迷糊糊,嘴里哼哼唧唧道:“不下,观察几天,以防对方耍诈。”
“是!”
17团又在虎跑山上待了三天,直到杨硕安排在第三旅附近的侦察兵传来消息:第一旅、第三旅近两日已全部开拔,朝西面进军。
西面,正是黄河防线的位置,晋绥军的动向,证明了杨硕的猜测。
黄河布防图应该是送到了,一方面军不出所料正在强渡黄河,阎老儿只能紧急徵召晋西北兵力支援前线。
如此一来,晋西北兵力空虚,恰是杨硕大展拳脚的时候。
“不枉我们等待这么久,趁著晋绥军回撤之前,阎老儿的晋西北先改弦易帜一阵吧!”
杨硕面前是两张地图,一张晋西北的地形图,另一张是阎老儿在晋省的兵工厂分布图。
他已经忍不住要大干一场。
“不过现在,要先下山才是...”
当天,17团兵分四路朝著各自的营区奔去。
17团离开前后不足二十天,几个村子情况一切正常,很快各营便恢復战前的布防和扩张状態。
一营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胡四海藏了不少装备,又处在整个17团朝广陵腹地扩充的前线,短短一个月时间再度扩充出一个连。
二营、三营包括团部的力量也在稳步提升,不过,杨硕这几天却一直躲在团部不出门,成天对著地图研究。
“我说老杨,你成天对著地图看什么呢?怎么,有啥心思?”秦宣文这天从外头回来,看见杨硕撅著腚趴在地图上,忍不住问道。
杨硕微微一笑,將手中的铅笔往桌子上一扔,“哈哈,还是你老秦懂我啊!”
一听这话,秦宣文立刻来了兴致:“说说吧,你又想打哪里?”
杨硕手指了指地图上圈起来的五个大字:西北製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