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走出臥室,到窗边扯开窗帘,昨天破掉的窗户竟然已经换新了,不用想也知道是陈浩起了个大早弄的。
他的手掌贴著玻璃,往窗外看去,晴日只来了昨天傍晚那一会,今天又是阴雨绵延,雨滴在玻璃上拉出灰色的线,大街小巷笼罩在规律的沙沙声里,世界褪去平日里的顏色,仿佛只有灰和白。
喀纳斯湖边的雨天应该比这里漂亮很多吧?齐林没来由的想。
他低头笑了自己两声,走去厨房开火,简单煎了两个流心的煎蛋,又热了两个肉包,快速对付了几口。
嗯,经典的早餐午餐二合一!
今天先去那个什么民俗文化研究协会找钱三通,下午下班前还要再去警局一趟签字按手印,另外那个採访项目似乎快到死线了,不知道那帮同事没了我能不能搞定……齐林一边咀嚼,一边把整日的规划理顺。
他擦了擦嘴,把餐盘丟进水池。
由於下雨,齐林回臥室思考片刻,挑了件橄欖绿色的防泼水风衣,內搭深灰的质亨利衫,还把直筒牛仔裤的裤腿稍微捲起一些防止沾水,再配了双有防水涂层的黑色马丁靴。
收拾好后,他带著雨伞出门,下楼上了自己买的二手代步车,大雨瓢泼,银灰色的小车很快匯入洪流中。
————
齐林按导航找到地方时,瞳孔放大,嘴巴微张,在伞下站了好久。
这是一处盖著几栋灰白小楼的大院,青铜门牌早已锈跡斑斑,民俗文化研究会“的“研“字缺了半块,铁门上贴著褪色的民间剪纸艺术海报,落款还是三年前的日期。
破旧到齐林以为自己不经意进入了儺面之下。
“哎?请问你找谁?”旁边突然响起轻快的女声。
齐林转过头去,是一个顶著报纸挡雨的姑娘,扎著马尾,牙齿洁白,脖颈上用红绳串著一枚用於辟邪的犬牙。
她的皮肤细腻发光,就算在雨里说话都带著笑,丝毫没有被社会摧残的痕跡。
“你好,请问钱三通老师在这里吗?”齐林也不禁眼角微弯,嘴角掀起弧度,轻轻把伞伸过去一些。
“找钱老师?“她毫不客气的蹦进伞下,抖了抖胳膊上的水,“巧了,他在西二栋的文献库,我带你走西侧消防通道吧,那栋正门堆了好多东西,进不去。”
“那麻烦你了,请问怎么称呼?”
“我叫林雀!刚毕业来实习!你呢?”
“我叫齐林。”
“麒麟?”林雀的眼神眨巴眨巴,“神兽耶——这是笔名还是网名?”
齐林低下头,眼神茫然,过了会才反应过来对方理解成了什么。
“齐家治国的齐,竹林的林。”
“喔……我还以为你名字这么炫……唉,咱们名字能接龙!”
姑娘你的思维还能更跳脱一些么?齐林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嗯”一声,配合地点了点头。
但遗憾的是,林雀的认路能力好像与她自来熟的性格不符。
沿著院內的楼绕了两三道,她嘰嘰喳喳的给齐林介绍每一栋楼的功能,却始终没找到西二栋的消防通道。
这位小姑娘的笑容越来越尷尬,就在她快掏出手机求救的时候,齐林终於看到了引路牌。
“是不是这个入口?”齐林伸手指了指。
“是!我就说我没找错吧!”林雀小小的欢呼了一声。
齐林暗自好笑,手轻轻往下一捋,把伞摺叠。
通道的墙面竟然掛著全国各个地域不同风格的儺面照片,他的脚步不禁放慢了一些,想从中看到自己那副凶神儺面的照片,但遗憾的是,大多只是类似。
来到二楼,廊道左右各有不同职能的办公室,齐林和林雀经过一道又一道门,一直走到掛著【文献室】招牌的那间。
推开旧木门的剎那,樟木香混著陈年宣纸的气息扑面而来,二十平的空间堆满书架,书案上摊著尚未修復的各类古代抄本。
“哎?是哪个哦?“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从博古架后转出来,戴著副浅茶色的遮光眼镜,抬头纹很重,端著一展冒热气的青瓷茶盅。
即使他此刻的样子像个老派文化分子,齐林也能一眼看出那眼睛中狡黠的精光。
“钱三通,钱老师?”
对方的眼睛微咪,然后一下子放大,满脸堆笑迎过来。
“哎呀哎呀,没想到齐先生这么快。欢迎来到我们民俗文化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