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聪颖,懂事,有文才,有他帮衬,冯熙省了不少事。
州中许多事,都交由王遇代为处理。王遇本就感念其恩德,如今又受冯熙如此信任,回想到此前所经受的种种,让他体会到了何为“士为知己者死”。
冯熙本人倒是没想那么多,相比处理政务,他还是觉得在军营中来得更畅快些。
还有一件喜事,他与博陵公主成婚日久,博陵公主也在不久前,被诊出了喜脉。
不知是得益於冯熙身体素质好,二人夜生活非常和谐,还是说冯熙的人格魅力很大,亦或者说二者兼有之,总而言之,博陵公主这个端庄的公主,对冯熙也很是痴缠。
如今公主怀了身孕,冯熙不敢乱来。
博陵公主便让冯熙去纳妾。
冯熙不愿。
博陵公主心中甚是感动,但为了彰显自己不善妒,也为了更好地將冯熙的心拴在家中,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冯熙拗不过她,又考虑到博陵公主怀著身孕,不能动气,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她的好意。
博陵公主见丈夫屈服,心中很是得意。考虑一番后,博陵公主决定亲自挑选才貌双全的女子,给冯熙当妾。
冯熙不愿她过分操劳,只好表示任凭夫人做主。
在博陵为他挑选妾室的时候,冯熙表示怕情难自禁伤了公主,所以每日姑且住在军营之中。
在军营的时候,冯熙与士卒们同吃同住,一同训练,对士卒们嘘寒问暖。
有一士卒在训练时崴了脚,冯熙不嫌脏臭,亲自为他正骨。与他同营帐的其他士卒们,很快就將这件事宣扬了出去。
这些士卒什么时候受过这般的对待,听闻此事后都为这位刺史的举动感动不已,对冯熙的忠诚也是日益上涨。
冯熙如今已经不需要博陵的那些甲士的帮忙了,將他们全部留在了家中,美约其名,公主怀了身孕,当好生看护好家中。
除此之外,冯熙也时不时地与那些將领们展开肉搏,彰显勇力。
自从朝廷禁酒后,常萨也不每日在府中饮酒了。
改为在府中听曲儿了。
至於军营,谁爱去谁去。
这支郡守兵,他这个都尉掛著个名儿,事情交给別人去做,岂不美哉?
他可没有兴趣和冯熙那个政治、军事双重怪物去爭这个军权。
除了普通士卒外,在镇压完黄牟起义后,冯熙还上奏朝廷,为將校们请功。
但是朝廷当时只给了皇帝的嘉奖,並不涉及人员擢升与財物奖励。在眾人失望时,冯熙接连取消了此前对某些將领的处分,將他们头上的“暂代”二字取消了,官復原职,还拿出自己家中財物,作为赏赐。
至於两位副都尉,至今还在冯熙帐下做著亲兵。
不过,隨著他们在冯熙手下做事时间的增长,以及冯熙对他们攻略进度日益加快,想来二人彻底归心,然后官復原职也用不了多久了。
可以说,现在冯熙每日在军中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
虽然还远远称不上如臂指使,
再说博陵公主那边,由於冯熙十数日没有回府了,她思念郎君,便加快了为冯熙选妾的速度。
心道若是早日为郎君寻一名合心意的美妾,他应当就该回府中住了吧?
她这一找,倒还真找著了几个身段样貌都好的女子。
其中有一人,最合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