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漂亮国启动核武,目標福岛和长县!
“一些宵小。“朱櫟轻笑道。
“宵小?何等宵小敢动咱朱家陵墓?”
朱元璋的眼神如同锐利的刀刃,直逼朱櫟。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著狐疑的光芒。
几百年的供养,足以將朱元璋的精气神完全勾勒出来。
不过看这样子,朱櫟不愿意多说。
朱元璋这神情没有坚持多久。
他自己已经是一具枯骨,现在只是一道意识灵魂所存,子孙后辈的事情他也管不著。
“那你现在的陵墓如何?”朱元璋问道。
“已经在有序的重建之中。”朱櫟回道。
“嗯,这便好。死者为大,要是死后还得不到容身之地,才真的悲哀。”朱元璋淡淡说道。
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眼睛一凝,他的目光如同闪电般射向朱櫟,声音中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不对,咱差点被你骗过去了!”
朱櫟心中一惊,无奈暗道:“老爷子眼睛还是毒辣啊!”
“咋不对了?”
此时唯有装傻。
“咱看你似肉体凡胎,和咱区別甚大。”朱元璋满脸狐疑。
“爹,只是一些小手段。”朱櫟说的不清不楚,朱元璋心中明了了。
这小子是有事瞒著自己。
不过他也管不住。
还就是那一个说法。
他现在只是一尊帝魂,死后长眠才是天理。
儿孙后辈的事情他鞭长莫及。
朱元璋也是知道朱櫟是异人的,而且在江湖中名声甚大,不少异人投入其门下。
这是一股极大的力量。
朱元璋都曾使用过。
现在朱櫟可以肉身显化,怕是异术手段。
朱櫟也不想將成仙的法门告诉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虽然颇显暴戾,但是总归算是平和,灵魂体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情绪波动太大。
刚才得知朱櫟墓穴被挖了,激动的青烟阵阵,灵魂巍颤,这可不是好兆头。
要是朱櫟將成仙法说出来。
不知道朱元璋要如何激动。
只是他也修炼不了,知道了也还是一场空。
这不是两头堵,最后帝魂成空,六百年的香火化烬,损了道行,那才是竹篮打水。
何必呢。
“不谈这些了。”
朱元璋说完,將目光缓缓地从朱櫟身上移开,他的视线穿过了重重宫墙,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投向了遥远而深邃的天际。
他的眼中不再是刚才的锐利与威严,而是被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所取代。
朱櫟知道老头子肯定想了很多。
变化太大了。
大明朝亡了,现在没有皇帝了,世界变化太大了.
朱元璋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沧桑与回忆,仿佛在回忆著那些曾经的岁月和经歷。
他轻轻地嘆了口气,声音中带著一丝无奈与感慨:“人生如梦,百年如过客。咱这一生,经歷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也见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如今,咱已度过六百年,回首往事,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哪怕是放眼今朝,都有很多话说不出来。”
朱櫟站到朱元璋的旁边,轻声说道:“爹,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本就不该留在人间,长眠地下是我最好归宿。”
“这个时代不適合我们。”
“百姓们过的非常好,就连现在,草原也是我们汉人的一个行省之一了。”
朱元璋悠悠长嘆:“咱以前是个放牛娃,没读过多少书。加入毫州义军,在老丈人旁边才开始学习。”
“登上了帝位,甚觉咱知识浅薄,於是拜了不少大儒为师,当时咱读史书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朱櫟知道朱元璋要说什么,只是心中嘆息。
“华夏歷史不知道歷经多少朝代,各朝各代皇帝愿望皆是传承千秋万代,名流青史,可是有几人可以做到?”
“没有.”
“唯有大汉朝国祚稍微悠久一些,当时咱就想知道大明国祚几何,於是找了你的老师,他说六百半。”
“呵咱那里不知道他是在说漂亮话,秦皇汉武何等风姿,国祚才做几何?咱有何本事,能够有上天垂青,最后落得六百半国祚的功德。”
“果然,大明朝歷尽风霜,国祚不过三百不到,正所谓歷史滚滚往前,大明朝不过是史书中那一两页罢了。”
“歷史大势,挡不住的。”
朱櫟若有所思,总觉得朱元璋这是在提点自己。
不过他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儿子受教了。”朱櫟笑道。
“哈哈哈,老九,你比咱强。”
朱元璋伸出手想要拍拍朱櫟的肩膀,可是他的身体是灵魂,透体而过。
“哦,好久没说话,还忘记咱是灵魂了。”
朱元璋与朱櫟並肩而立,站在宫殿的高台之上,两人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暉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们的目光穿透了层层云雾,仿佛要將世间的风景一眼看尽一般。
两人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们的身后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身前则是无垠的天地。
夕阳的余暉洒在他们的身上,將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处草的香气和清新的空气。
两人仿佛都沉浸在这片寧静之中,享受著难得的平和时光。
然而,这份寧静並没有持续太久。
朱元璋突然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老九,若是当初让你接过皇位,大明国祚会多延续几年吗?”
朱櫟心中一惊。
到底是老头子,对於大明朝还是耿耿於怀啊!
这是他毕生的事业,就算是过了六百多年,审视了自己的內心,表现的那么的洒脱,心中还是有一丝执念。
朱櫟能够怎么回答呢?
他只能说儿子也不知道。
对於朱櫟,朱元璋原本在长子朱標英年早逝的时候,有想过把皇位交给老九。
但是最后朱櫟拒绝了这个提议。
朱元璋几次试探,朱櫟委婉拒绝。
朱元璋其实心中早有算计,他知道自己这个九儿子不喜政务。
因为朱櫟从幼开始,从来不会参与任何政事。
对於皇家任何事情都不感冒。
带兵打仗、寻欢作乐统统不喜欢,唯有修道、游歷。
这也是朱櫟比较討喜的原因之一。
只是朱標死了,皇帝的人选实在不好找。
传位长孙,各地藩王不服气,朝中大臣压不住。
传位藩王,看似结了节,实则为大明朝会埋下更大的隱患。
朱元璋也头疼的很。
当时朱櫟还真是个不二的选择。
但是这小子不喜欢当皇帝,平日里当个王爷都是散漫、荒淫的。
朱元璋知道,有朱櫟在,能保大明百年无忧,可他依旧还是不放心,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其中就包括当时异人界的两豪杰之一凉国公蓝玉。
如果坐上皇位的是老九,那么尚可压製得主蓝玉那帮骄兵悍將。
可朱允炆却不行。
而这皇长孙正是朱元璋选择的下一任皇帝。
虽然他死了,但是明孝陵却长期有香火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