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李通明点了点头,取出一两银子递给守卫。
守卫目露欣喜离去。
李通明一人走进竹林。
如谢观澜、紫云真人这般大能,喜欢住在竹林不是没有道理的。
竹林枝叶茂密,夏可遮阳避暑,冬能阻挡寒风。
清幽静謐,符合道家“返璞归真”,適宜清修。
同时竹子生长迅速、质地坚韧,可快速搭建房屋,如竹楼、篱笆。製作家具,如竹床、竹椅。
最重要的一点是,竹乃“四君子”之一,有高洁、谦虚之意。
有句话怎么说的,“寧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竹径尽头豁然开朗,一方青石围砌的活水潭映入眼帘。
潭面浮著绿植,水珠在其上滚动,不时滴入水中。
水潭后,竹楼高三层,却无飞檐。
一楼廊下,白鹤单足而立,长颈绕后,金喙轻啄背部羽尖,梳理身上的羽毛。
听见动静,白鹤长颈转回,竟不惧人,歪头用琉璃似的眼珠打量向李通明。
一旁,身穿云纹宽鬆道袍,俯身照料药圃的身影,忽地直起腰身。
面容清瘦,眼眸幽深,木簪束髮,蓄三缕长须,整个人看起来仙风道骨。
“弟子李通明,拜见紫云真人!”李通明站在潭前,躬身行礼。
紫云真人袖袍微扫,手中药锄化作青烟没入袖中,寧静嗓音隨之响起。:“既是墨守弟子,无需多礼。”
“来坐。”紫云真人走向不远处的石桌,桌上茶壶忽然飘起,朝茶杯斟上碧汤。
李通明走至石案前,再度行礼后,方才坐下。
紫云真人举起茶杯,在嘴边抿了一口,而后道:“说起来,你师父是否对你有意见?”
“真人此话怎讲?”李通明目露疑惑,“师父待我向来视如己出!”
紫云真人不语,用手指叩了叩石桌上的举荐书。
李通明会意,拿起一看。
【紫云道兄如晤:
忆昔年你我二人,於东海观星夜,醉臥斩龙山,纵论机关易理、道法自然。
犹记当时,你先入五境,以竹叶代剑,破我机关弩阵,长笑“牛鼻子终胜木疙瘩”,倏忽已有百余载……】
开篇没什么问题,忆往昔崢嶸岁月。
不过师父他老人家竟输了……我早就说弩阵不如火炮好用!
李通明继续往下看。
【今修书一封,为劣徒通明请託入诛邪台。此子至纯至善,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圆滑而弥天真,善自嘲而不嘲人。根骨聪慧尤胜当年之我……】
老头很中肯,我就是这样的人……李通明心中对此表示认可。
【此番他到道兄手下歷练,望道兄稍加照拂——自然,若遇苦力之事,可使之如牛马。
友,墨守书
甲戌年午月十四】
可使之如牛马……
李通明喉结滚动,扯著嘴角露出苦笑:“我师父他老人家,言谈行文向来……向来別有风致。”
“难为你了。”紫云真人想起老友的性子,也是不由地捋须长笑,“当年他还曾往我丹炉里偷放过火药。”
空气骤然凝固。一老一少,相视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