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到了,出题人是前几日护送老农入京,状告平南伯的那名墨家游侠!”
“现下此人就在书院,还是李行川的兄长,不若我等明日便前去拜访?!”
……
一夜无活。
李通明一如往常,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中时,
他方才懒洋洋地翻了个身,从床上坐起。
接著穿戴好衣物,走到铜镜前,用木簪束好头髮,走出学舍。
抬眼,入目场景惊得他下意识退后半步。
只见眼前院中以及外面的廊道,站著乌压压一片,约莫六七十人,且皆面带黑眼圈。
眼中闪烁著名为“求知慾”的奇异光芒。
见李通明走出,眾学子同时弯腰,恭敬道:
“我等为昨日膳堂的无理举动,向先生致歉。恳请先生不计前嫌,为我等解惑!”
“解惑?”
李通明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先是赶忙回上一礼,而后道:“诸位是想让在下帮忙解什么惑?”
“看诸位这阵仗,莫非是准备拆了书院,改建我墨家机关城?”
一片鬨笑声响起。
过后,为首的学子向前半步:“先生莫要再调笑我等,自然是先生之前所出的三仙谜题!”
“原来是这事。”李通明笑了笑,“诸位可是觉得此题无解?”
眾学子做沉思状,片刻有人回应:“依我等之见,此题应是无解的。”
“毕竟根据三仙讖言所述,我等既不能理解三仙回答之意,又不知三仙回答真假。”
“如此,无论我等提出何等问题,似乎都毫无意义。”
“只是听闻书院谢师,得题半刻即解,又觉此题或许真的有解。”
“可惜我等愚钝,一夜也未能想出。”
“既然如此,在下便为诸位解惑。”李通明想了想,隨后出声,“要解此题,在於阴阳相济。正正得阳爻,负负亦生乾象。”
“诸位且看在下设问:若在下对中位之仙说,『倘若我问你,左位之仙可是无常仙,你会应然否?』”
“试问诸位,中位之仙会如何做答?”
闻言,一眾书院学子开始攒眉苦思。
不多时,已有学子眼中迸发出精光:“妙哉,若中间之仙答然,便生两仪。”
“一则中位之仙乃是无常仙,所言毫无意义。”
“二则无论中位乃真言仙或虚妄仙,既应然,依先生正负相生之理,左位之仙必为无常。”
“而由此推之,不论哪一则,右位之仙都断然无可能会是无常仙!”
此言一出,眾学子气息渐促。
一阵风吹过,檐下铜铃忽地叮朗发响,
惊得一学子惶然发问:“若……若中位之仙答朽字当如何?”
他话音未落,便有身旁人笑道:“若答朽字,则左位之仙定不是无常仙。这便是先生刚才说的阴阳互证,万象归一!”
“如此再作提问,便可锁定非无常仙者,问『倘若我问你,你可是虚妄仙,你会应然否?』,”
“由於此问之仙,必不会是无常之仙,所以此番应答便见真章。”
“待辨明此仙,第三问只需向此仙確认中位之仙身份,如此三仙得辨。”
沉默。
长久的沉默。
只听远处老松颯颯。
眾学子犹疑不定,面面相覷。
难以相信,那昨日於他们而言还是绞尽脑汁,不得法门的难题。
现下竟三言两语间,便不费吹灰之力的给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