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不怕兄弟苦,就怕兄弟开路虎
次日清晨,杨长与时迁在雁门分別。
代州以西即寧化军、奇嵐军、保德军、火山军等,皆在吕梁山、云中山脉之中,来往通行要么穿行峡谷,要么翻山越岭。
杨长与赵福金每到一处,距离下一个大城都要绕很久。
当两人来到奇嵐军治所,看到嵐谷县北部区域相对空旷,便有了拿下武州的心思。
武州在长城以內、黄河以东,地理位置天然与金人的云中防线割裂,拿下之后刚好和雁门连成一片。
还没等他开口,新任兵马都监董平,主动请缨。
“晋王帮末將接来家眷,末將至今还寸功未立,而末將到这几日通过侦查,发现武州守军仅有数千人,如果配合寧化军一起出击,说不定能一举拿下该州,將防线直接推到长城。”
“董將军之意,与我不谋而合,但我要巡视別地,没法亲自率兵出击,而奇嵐、寧化驻军都不多,损兵折將可就不美了,你可有必胜信心?若有,我就让蔡福配合你。”
其实杨长多留几天,有他在可以轻鬆破城,但隨著地盘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將领独当一面,所以有心锻链董平。
董平有勇无谋,人送外號『董一撞』。
这样的人,按说不能当主將,但金国现在正值內乱,武州的位置又很尷尬,很有可能已被兀室放弃。
而且寧化军的蔡福沉稳,如果让他从旁协助提点,说不定还真能成事。
董平跟隨宋江期间,还一次没战胜过金人,听到杨长回答略有迟疑,但仍抱拳说道:“末將有信心。”
“那好。”
杨长頷首肯定,说道:“那我即刻修书两封,你让传令兵今日就走,分別送到寧化军及代州。”
“代州?”
董平一脸不解,心说代州与武州接壤的位置是高山,若杨志要派兵帮忙,还需要路过寧化军借道过境,这样岂不劳心费神?
杨长有著超人感知,自然知道董平心中所想,便解释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武州並是不独立存在,我让杨志出雁门佯攻朔州,这样武州才不会有援兵,林总管能拿下怀州、卫州,可不是一路的功劳。”
“应该是晋王牵制住了宋江,还有孙新夫妇潜入策反?”
“除此之外,还有凌振火炮之威等多种原因,所以战爭並不只看眼前,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末將受教了。”
看到董平恭敬抱拳,杨长頷首肯定道:“你可以慢慢准备,等和蔡福商议好对策,就传军牒到代州,杨志定会配合你。”
“我省得了,晋王要多留几天,还是说.”
“没有时间多留,余下还有多个州要去,所以明天一早就要走,武州之事你们商议著来,希望阳曲能收到捷报。”
“末將一定努力!”
当天夜里,夫妻两人宿在嵐谷。
一直不插手军政的赵福金,突然凑到杨长身边提醒道:“大王,这董平不像是大將之才,你为何要答应他出兵?就因为他曾梁山五虎將?我以为平定的孙安、李彦仙,都比他要强。”
“呵呵,公主眼光不错啊,他们確实都强些。”
“那为何”
“两个原因。”
杨长抓住两个重点,弄得赵福金身体突然一抖,隨后就听男人娓娓道来,“一是地盘大了,为夫现在人手不足,不是帅才的猛將也要將就用;其次是武州地理情况特殊,金人大概率让其自生自灭,所以可以让他们试试错。”
“那为何不调来孙安或李彦仙?”
“呵呵,因为河东北扩有限,而他们两人是要打河北的,给其他人一些机会。”
“河北?什么时候?”
赵福金听得有些激动。
因为杨长刚在雁门山上承诺,说拿下河北就方便出关救人。
“这要看河北金军,与赵构二十万人,打成什么局面,只要是两败俱伤,那我就即刻出兵。”
“那要是一边大胜呢?”
“这个要看谁大胜,如果金军取得大胜,我可能得暂时稳一手,通过攻打云中调虎离山,等到河北守军空虚再出手,但要是赵构大胜的话,就先拿相州、磁州等地,让他们继续去磕金国援军。”
赵福金听不太懂,便小心翼翼询问:“那我父皇.”
“公主放心。”
杨长頷首,正色说道:“无论河北是非拿下,明年四五月之前,我都会带你去救人。”
“那我就放心了,真庆当年幸学了仙法,否则便不能跟在大王身边,否则以我公主这个身份,这辈子都看不到此间风景,这边的山脉真是巍峨”
“再巍峨,也得被我握在掌中。”
“別闹,我说正经的.”
嵐谷县再群山之间,气温远不如太原炎热,但赵福金此时却在出汗,脸上一直火辣辣的。
“哈哈。”
杨长停止把玩,笑著说道:“明日我们到保德,晚上就歇在府谷,这两个州的治所,就在黄河两岸,带你看看黄河景色。”
“黄河横穿中原,我又不是没见过.”
“一处黄河一处景,不一样的。”
“哦”
两人在嵐谷歇宿一夜,次日便往西继续巡视。
与杨长最初计划的那样,他们並没在保德军过夜,而是赶在黄昏前来到府谷县,那里即为府州的治所。
宋朝的折家军,就兴盛於府州。
杨长带著公主巡边,新任的府州都督折可求,携折家族老、宗亲迎接。
这群折家族老、宗亲,对杨长抗金功绩讚不绝口,表示定会协助折可求,收好河东路西北边陲。
折家势力覆盖府、麟、丰三州,其中麟州、府州与西夏接壤,丰州更是三国交界处,民族眾多情况很复杂。
宋朝在军事上强干弱枝,对於边镇尝尝依託地方力量自守,类似府、麟、丰三州基本是託付折家,给与其巨大的自治之权。
这样。
朝廷不会出俸禄、军需,就可以让边境得到安寧,但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旦地方势力坐大,就有可能不受控制。
折家对大宋虽有忠心,但粘罕以家族老幼为要挟时,任性的弱点就战胜了忠诚,让折可求染上了叛国污点。
杨长引以为戒,他不想在自己治下,还出现这种国中之国,他原计划徐徐图之,即一个州一个州吃下,然后从內到外消除积弊。
然而,这办法虽然好,但消耗时间太长。
杨长可以慢慢发展,但局势变化不会等他。
他一手促成金国內乱,眼下河北风云突变,实在来不及稳扎稳打,所以不得不暂时妥协,仍以折家来守住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