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能干的人面前吹嘘自己的能力,怎能不尷尬?
“哈哈,我那是路上閒得无聊胡吹大气罢了,你还真提到这事干啥!”
李建国察觉到三大爷的窘迫之处,只是笑著不再提及刚才的事情,然后又想起了之前三大爷想借他的玉米碴之事,便开口问道:
“三大爷,这会儿您该信我说的是实话了吧?”
“信了,信了!建国啊,真是服了你。
你说的没错,那能不能稍微借点给我呀?”
三大爷颇为不好意思地说完这话。
“可以,没有问题。
您也別再说借不借的词儿了,就当我作为晚辈孝敬您的意思。”
听到李建国这样的说法,三大爷立刻对李建国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並连声道谢。
之后,李建国慷慨地分了一些给三大爷,两人便再次开始新一轮的钓鱼之旅。
在这个年代,並没人使用打窝的技术钓鱼,因此一旦找到好的位置就经常会上鱼。
隨后的时间里,李建国和三大爷二人频繁钓到鱼,这让附近的钓鱼佬们既羡慕又好奇地来討教经验。
李建国也毫无保留地把打窝的技巧告诉大家。
由於这个善举,李建国贏来了眾多钓鱼佬的好感。
而且,在知道李建国有中专文凭,並且在轧钢厂採购科工作以后,那些家有適龄姑娘的家庭都爭先恐后地表示要把自己的女儿或孙女介绍给他。
对於这些提议,李建国並不拒绝,简单说明了自己对相亲对象的外貌要求后,说道如果有合適的人选就可以联繫他在轧钢厂见面。
当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后,两人才又专心钓鱼了一会儿,就发现自己带来的铁皮桶已然装满。
再各自多钓了两条鱼,最后用草绳穿起来掛在自行车上返回家中。
儘管三大爷还有点捨不得离开,但由於天气高温,即便再继续钓鱼恐怕也带不回去,只能无奈地带著几分依依不捨离开了钓场。
二人返回四合院时,时钟已指向下午三点。
院子里的住户看到他俩各自提著一桶沉甸甸的鱼归来,个个惊诧不已。
大伙纷纷凑过来打听情况,然而他们哪有心思回应,只因桶里的鱼实在太多,必须赶紧回家把鱼倒入盆中换水。
这么多鱼可不是为自家居家食用准备的,毕竟量太大,根本吃不完,他们打算次日带到轧钢厂的食堂去卖。
当前食堂的收购价是每斤鱼肉3毛钱,而每个桶里装了三四十斤鱼,算下来能收入十来块钱。
对於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相当於李建国三分之一的月薪。
李建国回到家中,发现隔壁的大爷大娘已经午休完毕。
看著他带回那么多鱼,两老心情大好,立刻询问钓鱼的经过。
李建国详细地讲述了钓鱼的过程,並告知二老自己计划明天將大部分鱼运至轧钢厂售卖,同时將用草绳串好的几条鱼递给大妈,嘱咐晚上做出来享用。
大爷看著大娘手中两条重量都在两斤左右的大鱼,分別是鲤鱼和草鱼,便提议道:“建国啊,柱子今天在家没事,不如让他来帮忙做饭吧。”
一听提到“傻柱”
,李建国不禁联想到昨晚的尷尬事,心中顿生反感,隨即回绝道:“別找他了,家里有木炭,我们今晚烤鱼吃。”
大爷也想起了昨晚的事件,理解到外甥显然与傻柱起了些摩擦,聪明如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果断选择了站在外甥这边。
於是叫上大娘开始处理烤鱼的准备工作。
隨后,李建国回到房间拿了个罐头瓶后,又进仓库搬出一些调味品,如料酒、孜然粉等等,全部归置於自己的住处。
大娘则按照他带来的配料开始处理醃製鱼类的工作,大爷在外头布置起烤鱼所需的工具。
所有物品整理妥当的时候不过才四点多钟,还未到了正餐的时间,三人便暂时坐著聊聊天等待时刻到来。
待时机成熟后,李建国走出门把木炭点燃,並按照大爷预备好的铁架放置好了鱼进行烧烤。
儘管他对烹飪並不熟悉,烤鱼却显得驾轻就熟,毕竟是位资深钓手呢。
傍晚即將用餐之时,整个四合院都飘散著令人垂涎的烤鱼香气。
与此同时,院子內传来了此起彼伏责骂孩子的声音。
此刻正是家庭聚餐之际,小孩们闻到如此诱人的烤鱼气味无不闹腾起来,缠著父母要求品尝。
家长中脾气温和者多半以训诫告终,而性格较为急躁的便会抄起藤条给予教训。
邻居们教育完自家的小孩后,並未因此对李建国產生不满,毕竟前天李建国还慷慨地分给他们孩子的肉丸。
今天他钓了许多鱼,仅仅烤了一两条食用,本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