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谈及入职手续办完之后的具体安排时,孙红梅准备让人带李建国去採购三科报到。
这时,李建国突然停下脚步,对孙红梅恳切地说:“孙科长,其实我家住在房山农村,在城里並没有落脚之处。
您看厂里能不能帮忙解决我的住宿问题?”
听了这话,孙红梅稍作思考,说道:“行吧,我可以联繫街道办为你安排临时住所。
我这就给你写一封介绍信,等下你可以直接拿著去街道办处理。”
李建国感激不已:“哎呀,真的太感谢孙科长了,如果没有宿舍,我今晚可只能露宿街头了。”
孙红梅摆了摆手,笑著安慰道:“別这么说嘛。
工厂培养的人才怎么能让大家没地方住?我会安排人带你去採购三科报导,今天上午办好相关事宜后,下午你就抓紧去街道办落实住房吧。”
於是,孙红梅隨即派了一名手下——人事科的办事员陈明,带著李建国前往採购三科报导。
一路上,陈明表现得颇为热情周到。
与那些只顾纪律、缺乏灵活的警卫们不同,身为人事科工作人员的陈明更加擅长交际,主动向李建国介绍起工厂的大致情况。
藉由这次机会,李建国也逐渐明白了採购科的基本架构:作为国家重要的企业之一,这家拥有上万名职工的轧钢厂共设置了三个採购部门,分別是採购一科、採购二科以及他即將加入的採购三科。
在这其中,採购一科与採购二科负责计划內的物资採买。
一旦有採购任务下达,只需凭条子领取即可运回。
而採购三科则有所不同,其职责在於购置计划外的物资,这部分完全取决於採购员的能力大小。
採购员在转正之后,每月都设有固定的任务额度,完成任务者將得到厂里的奖励,未达標则要承受批评。
李建国心知肚明,在国家资源匱乏的大环境下,仅靠计划內物资,工人们勉强可以果腹,但要说吃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工人尚且难吃饱,更別说领导层的饮食问题了。
当下的工人和领导关係与后来大不相同,如果某些人在大家普遍飢饿的情况下还敢挪用计划內的物资用於个人享用,恐招致全厂愤怒,因此採购三科的存在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边聊边行,很快便抵达採购三科的办公室。
陈明毫不犹豫地推开办公室大门进入,这是一间较大的办公区,摆放著十余张桌椅,约有五六人正在埋头工作。
陈明径直找了一位相熟的同事打听科长是否在此办公(三科科长也姓陈),得知答案后便带著李建国入內。
来到陈科长办公室门前,陈明轻轻敲响房门,听到应答后才推门进屋。
“陈科长,您好!这位是新分配至三科工作的中专毕业生李建国,特地来报到。”
陈明面带笑容地介绍道。
陈科长微微点头,並打量了下李建国:“好,我已经知道了。”
“好的,科长,人我已经送到了,那我就先行告退了。”
陈科长又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其他话语,陈明望了李建国一眼,隨即转身离开。
陈有福目光看向站立一旁的李建国,“李同志,欢迎您来到採购三科工作。
未来工厂生活有任何困难,只要能解决的我都会尽力协助您。
希望您能在岗位上勤恳工作,为轧钢厂爭取更多物质支持,完成科室目標。”
“是,保证全力以赴,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李建国连忙站直身姿表態忠诚。
“李建国同志,你的住宿安排人事科那边有通知你吗?”
陈有福问道。
“报告科长,刚从孙红梅科长那里领取的介绍信,报完到就会前往街道办事处办理相关手续。”
李建国回答。
“嗯,既然清楚情况,我也不多占你时间了。
你刚刚报到事务繁杂,现趁早上还能及时处理街道办那边居住及户口粮食问题,限定一天之內必须解决个人事宜,后天开始正式上班。”
陈有福语气平稳地说道。
“明白,那如果没有別的吩咐我现在就回去著手处理。”
“嗯,出门时顺便和各位同事互相打个招呼,做个初步认识。”
“好的,谢谢科长!”
说完李建国退出了办公室。
来到外面宽阔的办公区域,向同事们作了简短自我介绍后,称还有街道办事物即刻先行离岗,赶去办理宿舍以及粮本相关事务。
轧钢厂出来后,李建国脑子仍然混沌不清,隱约觉得科室的领导对他颇为冷淡。
他一想也正常,毕竟这是头一回碰面,双方之间毫无交集,凭什么对方就非要热情似火。
李建国甩了甩脑袋,决定暂且把这些搁置一旁,当务之急是先搞定住处问题,等安顿下来,再仔细回忆今日种种。
他在厂门口向值班室询问了红星街道办的具体方位,隨后便匆匆往那儿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