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已经子时了。“
“您该歇著了。“
隨著刺耳的摩擦声响起,因为潮湿导致有些腐朽的木门被轻轻推开,一名穿著打扮好似管家模样的老人微微躬身,满脸关切的朝著此时端坐在案牘后的中年人低语道。
“知道了福伯。“
“你先去睡吧。“
闻言,这瞧上去不过四十余岁,但双眼却布满血丝的中年人便是头也不抬的应付道,手中还在不断翻阅著书籍信件。
借著案牘上有些昏暗的灯光,倒是隱隱能够瞧见,这些信纸上充斥著“纺织“,“工钱“,“桑布“等字眼,在结合这中年人身上所穿的緋色官袍及胸口所刺的补子,其身份便是呼之欲出。
今年春天因政绩斐然,由吏部推举,空降至浙江杭州的知府虞谦。
“老爷,这公文明日再看也来得及。“
“您也別太拼了。“
望著眼前就任杭州府不过半年,但却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的虞谦,被其称之为“福伯“的老管家满脸惆悵,声音很是沙哑。
“我知道了福伯,朝廷秋粮押解在即,我需要儘快核查府库的虚实。“
趁著翻阅另一封公文的当口,已然在书房中枯坐多时的杭州知府虞谦便隨口搪塞道。
如今已经是八月底了,再等一段时间,各地的秋粮便要陆续押解进京,而他治下的杭州府作为大明的赋税重地,涉及到的事务更是繁琐沉重。
毕竟这杭州府不同於其他“江南重镇“,境內半数以上的土地均是被民间百姓用以种植桑树,在缴纳赋税的时候,杭州府的百姓们也会以种植的蚕丝或者桑布代替钱粮。
而他不仅要负责核实这些蚕丝和桑布的数目,还要与杭州城中的富绅豪商们“斗智斗勇“,儘量控制这些蚕丝和桑布的价格,继而保障杭州百姓的民生。
毕竟这蚕丝和桑布的价格稍有动盪,便会惹得民间百姓们惶恐不已,乃至於过去一年的辛苦,荡然无存。
“哎,老爷,您又何必这般为难自己..“
舔了舔有些乾涩的嘴唇,已是压抑了许久的管家福伯终是忍不住朝著眼前被他视为子侄的虞谦犹豫道:“这杭州府积弊重重,不是您一个人的努力,便能够扭转的..“
“放眼前几任的杭州知府,哪个不是..“
“福伯!“未等老管家福伯將话说完,其耳畔旁便是响起了一道有些严肃的呵斥声,让他枯瘦的老脸上重新挤满了惆悵之色:“我跟那些人不一样。“
没有在意欲言又止的老管家,杭州知府虞谦揉了揉有早已发酸,乃至於隱隱作痛的双眸,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身后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