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駙马掳虐儿童的这件事很快审讯出一个结果。
原本王家做错事,闭上嘴也就完事了。
大概是欒城这两年环境改变,让这些刁民觉得知府可欺,於是也不去多想,给钱就想挣一波的思想,一纸诉状还真的敢状告駙马。
真相大白后。
赵生以为,王家老太太是罪魁祸首,流放二千里算是最好的归宿。
王老太太听了泪涕满襟,一个劲地求饶。
王老石在询问过后,两个选择。
第一是就地服役,去挖矿接受劳动改造。
第二个就是陪著老太太流放,有可能死在半路。王老石憨厚,选择第二,陪著老太太流放,结果不足半个月,王家老太太就死在半路。
王老石最后坚持又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了流放的地点。
差役將王老石打骂一顿,原本十五天就能返回,这一下子多了二十多天。
这是后话。
王长青的事情也被调查了一番,欒城知县认为其人无德,剥掉功名为百姓。
大周士农工商等级分化,但没有任何阶级禁止读书的要求。
剥夺了秀才的身份,王长青等於是还有机会重新考试。
“王大丫,我恨你,你这丧门星,终於將我的前途尽毁!”
终於没有逃过厄运,王长青恨了不该恨的人,但他全然不知。
再说王大丫,在医馆医治好了后,本可回去王家。
整个事情给小傢伙留下的心理创伤实在是太严重了,最后在婉秋的照顾下,留在医馆打杂。
这一个冬季定州的士兵过得最好。
第一批出来就造了马甲,和鞋,每个士兵都能分到被睡觉。
相比较往年,今年没有一个士兵冻死。
老百姓其实相比较当兵的要好得多,至少有自己的房屋,家里面有条件的都有地暖,实在不济的家庭也有火炕。
这个冬季没钱的百姓家里用的煤炭可以赊帐。
老百姓就是生產力。
赵生对这个认知始终如一。
“纺有突破吗?”
在定州唯一的一间製造布匹的工坊,还是一家私人麻坊。
这里纺织品大部分来自南方,附近豫州、并州一带也有纺织业,但是发展得不是很快。
去年赵生打算搞毛纺,出现后,他改变了主意。
“公子,黄嫂子带著女工纺线,已经將你说的抽出纱了,正按照你的要求,进行织布。”
“织机的效率如何?与麻纺相比呢?”
“公子,我们现在用的纺和麻纺是一种织机,就连毛纺也是一样的。”
武思凯差点被赵生派往南方了,造纸的事情还没有落实,这纺织的事情又走上日程。
“你要带人,这事情还要抓紧,对了,你找黄嫂子的人,给她们一笔钱,成立一个技术小组,攻克毛在一起的纺织技术。”
如果麻和毛纺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是解决了成本问题,也在美观和舒適性上有所突破。
武思凯得到赵生的命令后,下去安排这些事情。
燕州去年並不太平,大小战爭发生了几起。
其中匈奴和鲜卑打了几场战役,后来,匈奴大概是没有占到便宜,又朝著燕州的地盘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