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量化热点新闻
自信。
这是陈童见到这位郑钱导演后,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
身为辛浪高管,他见识过的人很多了,尤其做媒体这个行业,平日更是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绝少有人能像面前这个年轻小孩儿一样从內到外散发著理所当然的自信。
自信这东西,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心理学家说这类人有强大的內控力一一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命运,倾向於付诸行动,敢於开拓未来一一但在陈童看来,排除这些虚头巴脑的形容词,他见过的绝大部分拥有超人自信的人,
只有两类,传销头目和成功学大师,
所谓骗人先骗己。
很多人的自信就是“骗己』的高级形式,
只不过眼前这个年轻导演却给陈童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一一他没有骗自己,而是拥有真正的自信一一这种奇怪的观感让他忍不住试探性的丟出了一个“特邀產品顾问”的职务,想要看看对方的反应。
身为辛浪副总裁,安排一个惠而不费的礼节性岗位,这点权限他还是有的。
也没人会去真的找曹果味去確认两人是不是真的聊过这件事。
在陈童看来,绝大部分人听到他给的职务后,无非两种反应,或者面露喜色,连声道谢;或者波澜不惊,矜持的表示『考虑考虑”。
双方免不得就这件小事寒暄几个来回。
但郑钱的反应却跳出了这个框架。
“—一特邀產品顾问?”
年轻导演听到陈童的邀请后,眨眨眼,迟疑的点了点头:“听上去是个很有意思的职务—不过陈总既然提到『產品顾问”,我倒是对辛浪微博內容推送的底层算法逻辑有点好奇,你们在不同维度,比如『兴趣爱好”和『即时热点响应”的权重方面是怎么平衡的?我玩儿推特,有时候不是不想看新东西,而是没有方式让推特知道我想看新东西。”
陈童闻言,顿时一愣。
倒不是因为郑钱最后那句话有些口。
对他这样的老媒体人而言,即便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也能顺滑的接上话头,让两人都聊的开开心心。
他发是因为郑钱很自然的跳出了他的话题一一就像他手里抓著两颗果问对方要不要尝尝,
对方夸了一句你的好漂亮后,指著他手上的宝石戒指,说那块宝石更漂亮一一这个反应称不上礼貌,却能让人感受到他那种纯粹的专注。
回过神。
陈童笑了起来。
“一一郑总对算法也有研究?您是对我们这个新產品的內容推送方式有什么想法吗?”他想到了早上那封邮件里的某些字眼儿。
“算法方面称不上研究,只是稍微了解一些。”
郑钱幅度很小的摇了摇头:“至於內容推送,確实有点想法-陈总是做媒体的,应该能够感觉到,这个社会的舆论是有『中心』的,每天都有新的、受绝大多数人关注的热点新闻发生,又有大量旧的被人们忽略的消息—但现在,整个网际网路上,这个舆论『中心”是缺失的—我们很难用一个確切的指標来描述这个『中心”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舆论,其实缺乏一个量化的东西。一件事,大家都知道它是热点,但热到什么程度、多少人关注,等等,没有一个確切的、
一目了然的东西告诉大家。”
陈童起初听时,还面带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