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听澜公子演出的落幕,今晚的大演便完满收官。
毕竟天色已晚,晋州的夜色不饶人,腰棚里的观眾虽还意犹未尽,可身下的脚步却绝不肯停下来,哪怕晚上一时半刻回到他们的住处,对於他们而言都不容易接受,在听澜小筑管理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离场。
然,神楼中的观眾却並无一人有离去之意,隨著木门被推开,他们也迎来了那苦等静候的人儿。
当先步入神楼的是唐儒,老者进门后旋即立於门边,稍稍一躬身,请进来了另一人,此人赫然是听澜公子无疑。
姜逸尘这才回想起唐儒离去前说的话,“听澜公子每每演出结束后,都会被请上神楼来。”
似是为了迎接听澜公子的“驾临”,神楼瞬间变得灯火通明。
有了这灯光,姜逸尘也不需费力去打量任何他觉得值得去观察的目標了,不过,此时的他却是在思索著两个问题。
神楼中的贵宾请听澜公子到此,定不会和那些附庸风雅的公子哥儿一般,单纯是为表露爱慕之情,请她来此,莫不是有何事要她答疑解惑?
这学识渊博而又魅力四射的听澜公子,难道真只是个教书先生?
“多谢诸位今夜来此捧场,听澜向眾位佳客请安了。”听澜公子移步近前,彬彬有礼地深鞠了个躬。
“欸,听澜公子怎地如此生分,不需客气,不需客气。”
“公子真是客气了,公子能赏脸来见我们这些世俗凡人,实乃我们的荣幸吶。”
“自是如此,自是如此。”
……
显然,听澜公子的受欢迎程度非同凡响,仅是打个招呼,神楼中立马便有数十道声响应和。
而听澜公子也没有丝毫架子,不论对谁,均是笑顏相向,不住地拱手致意。
神楼中早有人起身让座,可听澜公子仅是谦让了一番,眾人便尊重她的意愿,不再强求,想来早先他们已做过无数次让座之事,可均被听澜公子给婉拒了,但每回总是不由问上一问,若是哪天听澜公子著实过於劳累,那能让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稍稍安歇,也实是三生有幸了。
这番见面寒暄竟持续了有半盏茶功夫,可听澜公子却依旧保持著饱满的耐性和亲和力十足的微笑,她立於神楼中心处,不遗余力地照顾到每个方位,每个角落的观眾,自然也是冲姜逸尘这投过来了礼貌性的招呼。
“嘿嘿嘿,洒家已是好长时间没见著过听澜公子了,上个月末洒家正好在外边忙活,赶回来时將將错过公子的演出,而十天前却是听闻公子告病休息,还令洒家好生担心,今晚瞧见公子依旧这般明媚动人,洒家总算是得以安心了。”出声的是个敞开著衣襟,露著一身横肉,满面虬髯,目光锐利如鹰的大汉,任何人一眼瞧见这大汉的模样绝不会想见他竟也会有如此憨厚的笑顏,当他的目光向著听澜公子时,立刻便柔和温顺得如同任人揉捏的。
“应门主事务繁忙,奔波操劳,还掛心听澜的身子状况,真是让听澜受宠若惊,听澜在这跟应门主赔个不是了。”听澜公子欠身道。
“欸,公子说这话可见外了,公子一女儿家不辞辛劳为大傢伙说书,更总是为大伙儿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公子身子有恙,洒家虽在心里关心掛念著,可並没什么实际行动,公子有何不是可赔?更何况洒家今晚还有事要跟公子討教呢,若是公子这般客气,倒教洒家不好意思开口了。”被唤作应门主的虬髯大汉赶忙摆手回应道。
“这位应门主是江湖人士,乃天煞十二门中地煞门的三门主,地勇星应隆,曾是大户人家的打手,力大无穷。”不知何时,唐儒竟已站到姜逸尘身旁,而他的声音也打断了姜逸尘对场中情况的关注。
“唐老?”姜逸尘正全神贯注地观察著在场的各个高手,对於唐儒的出声不禁有些讶异。
“哦,公子勿怪,是老朽多言了。”唐儒以为自己打搅了姜逸尘,遂致歉道。
“唐老错怪了,在下不是这意思,不瞒唐老,此番出游晋州虽非小可的初次游歷,但小可见识著实浅薄,对江湖之事更是知之甚少,若是唐老肯不吝赐教,能为小可做些简单的解说,让小可长长见识,小可自当感激不尽。”姜逸尘这回的反应倒是快了很多,他能猜想到许是在场之人,与唐儒距离较近的,不是些穿金戴银的暴发户,便是些人高马大的江湖人士,在其看来应都是粗鄙之人,唯有自己还能和风雅沾边,得以嘮上一嘮,便向自己凑来,而他怎会错过这意料之外的帮助,自是说什么也要把唐儒留住。
“甄公子不烦老朽便好,老朽定当知无不言。”唐儒的意图倒是被姜逸尘猜中了七七八八,而那最后几分,唐儒却是为了方才上楼时,那份莫名的歉意而来,他总觉著早先一番话伤到了这年轻人,便来为他说说场面上的人物,为他解解闷。
不论如何,这一老一少,算是各怀心思,可却是互解寂寥,倒也是装美事,至少於姜逸尘而言,他能从唐儒嘴里知悉不少信息,这可是份意外收穫了。
二人私下寥寥数语的功夫,场中似也结束了一番问答,一个矮胖男子似已得偿所愿,满面春光地退回了座位,让旁侧之人不禁侧目艷羡。
“此人是晋州通源当铺的掌柜上官无银,本是赚的盆满锅满,可近来做投机买卖似乎亏了不少钱,应是来找听澜先生指点迷津的。”唐儒解说著。
“上官无银?这名字还能赚得到钱?”姜逸尘稀奇道,当然这话他可不敢大声出口,而是凑到唐儒耳旁轻声细语地问。
“嘿,公子有所不知,这上官掌柜本名上官银,祖家三代在晋州开著当铺,可传到他手上时,当铺生意却忽而一落千丈,险些砸在他手上,恰逢八年前碰上了听澜公子,听澜公子一看这不过命理问题,指出其八字本便財旺,偏偏名字取了个『银』字与之相衝,堵住了財路,遂改作『无银』,疏通了財路,当铺旋即也重新走上正轨。”唐儒道,有机会夸讚听澜公子时,他绝不会吝惜口舌。
“有趣,没想到听澜公子,哦,是听澜先生竟如此博学多才。”为了迎合唐儒,姜逸尘也改口叫听澜先生。
“无妨,称呼其为先生,是老朽时刻想表达出对於先生的敬仰,实则公子方才更符合其年岁,大伙儿这么称呼,已然都在表达著对先生的敬意了。”听到唐儒的话语,姜逸尘不免有些感慨,一个人將另一个人当作儿女小心翼翼地护佑著,又將其奉若神祗、敬仰方分,天下间即便连其生身父母也难做到如此,眼前的这个老者是多么矛盾而不平凡。
“听澜公子,在下大半月前曾向您討教过峨嵋派成千上百的子弟是如何在一夜间全然消失並现身於武当山上的,当时您並未给出答覆,而是要在下去调查些线索,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些收穫,不知公子今夜能否为在下解答这疑问?”此时,场间又有一人出言。
只见此人瘦削頎长,身著之物在灯火之下闪著银辉,想必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间,这身打扮也定然不会被人错过。
“这位公子哥,是泰斗赌坊赵泰斗的独子,赵寻乐,人如其名,成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閒,是个紈絝子弟,不过在听澜先生面前倒是一直都表现得很安分。”唐儒道。
唐儒的旁说姜逸尘並未听进去多少,因为,他已被那赵寻乐提出的话题给勾住了魂,出岛后,他有听言峨嵋武当归併一处,也自不会相信这是什么乾坤大挪移的戏法,他很想知道听澜公子將用什么手段来解开这谜题。
“那还请赵公子说说你查到的线索吧。”听澜公子稍作回忆便有了思绪,出言道。
“依公子所言,在下费了些財力让人帮忙打听到了三年来中州各地来往於蜀地的物品贩卖信息,便是连水路上的货运也未曾漏过。”赵寻乐颇为得意地说著,似乎能按照听澜公子说的话做事本身就是件值得称道的事,而的那些钱,再多也是应该的。
“魔宫,两年间在蜀地和平海郡间频繁运输著药草;广和郡春宵楼,三年內,每两个月均要从蜀地运酒;姑苏醉红顏酒楼,三年来也都从蜀地採购大量酒水,同时还有丝绸布匹,不过论频率,却要比春宵楼勤快的多,十天半月便有运货信息;江寧郡桃源镇三年间也从蜀地那儿运回不少酒,还有不少竹类,约莫每月一次;黔地的烽火楼和格物居亦是在三年內从蜀地运回不少药草,不过这之前他们似乎便一直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