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不过——其实下午的发挥算不错的了。700出头是我的极限了。”
“喔—
谢友良还准备说点什么,柯夏连忙说道:“谢教,到了这个地步,您也別琢磨著压榨我。我走到今天,也是有我自己的节奏,对吧?”
自己的节奏··
谢友良愣了一下。
是啊,正常的射箭运动员,最晚也都是16、17岁从基层青训出来开始往上冲。
早一点的12岁就开始了。
谁不是了大量训练时间堆出来的成绩呢?
但柯夏就例外啊一显然她的意思就是,別把別人的训练经验强加在自己身上。
“而且谢教,我给你说点我的真心话,你別觉得我浮躁不踏实。”
柯夏说这话的时候,轻声细语的,生怕被隔壁桌的两个男队运动员听到。
“昂———你说”
“我世锦赛要是把纪录破得太高,不是给將来的自己涨难度么?”
谢友良一时无言。
但也没办法,柯夏真的是有这个实力来说这话的。
“还有啊—..谢教。”
“我—大概只会参加一次奥运。”
“为什么—喔。”
谢友良话一问出来,自己心里也有了答案,
是啊,他太懂了。
运动员需要多少的付出才能获得一个世界冠军。
而大多数的世界冠军,单从收益上来说,其实远不如当明星来得多。
他也很快明百了柯夏的计划。
大概就是拿下一个奥运冠军,然后光荣身退,把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娱乐圈。
况且,谢友良也是知道一些內幕的,知道柯夏在上面有关係。所以-他除了接受柯夏的这一打算,没有別的办法。
打压她不让她夺冠?
且不说各种风险了,傻逼才这样干!队员的荣誉也是他的荣誉啊!
此外,谢友良现在也有了打算一趁这个奥运周期,让柯夏多收割一些冠军。
至於柯夏的想法她大概一年参加一次大赛就差不多得了。积分够参加奥运会就行。
半个多月的集训,很快就要来到尾声。
柯夏在后续的三次排位赛训练中,最好成绩也只是平了699环的成绩。
但她自己是放了一点点水的。因为这个数很好算,所以柯夏每次的最后两组射箭中,都会偏那么一点,让自己错失3-4分左右。
她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大概是703环左右。
但这个惊喜,是要留在后面的。
毕竟,各种意义上来说,她也並非单纯的运动员。
一个运动员打破一次世界纪录可能效果就足够爆炸。
但如果接连打破两、三次,那你可就是这个项目的goat了。
毕竟要多多收割人气值,柯夏才会有这样的小心思。
唯一的风险是如果那位韩国天才少女进步也不小,那震撼效果可能要打个减號了。
10月7號,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同时距离集训还剩下两天时间了一10號的时候,国家队就要前往韩国。
当晚,313宿舍群有点热闹。
姚婧依是放假期间回了趟京都,但因为这两天柯夏的训练排得太满,两个人也没得相见。
今天,她也是刚回到宿舍。
结果群里严露露就开始“抱怨”了一“唉,回来了一个,另一个还不回来”
“柯夏夏不在,我晚上都睡不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