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从没有抱怨过
走出影院,坐进车里。
一路上,严露露一直在吐槽这部电影的莫名其妙。
“我就说吧,这电影要么是编剧的大脑失常,要么是导演有问题——”
姚婧依这时候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一开始看海报的时候,还以为是拍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经歷呢没想到张择端就出现了那么几个镜头,跟个旁白似的。”
“这算不算宣传欺诈啊?”
严露露继续吐槽著,“而且我看出来,吴纪楷是想用清明上河图作为主线,把四个单元剧故事串联起来但效果太烂了,看到最后,我感觉就是.赵娥才是所有故事的中心。”
柯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感觉另外三个故事被剪了很多啊。”
“这资源倾斜—硬捧啊。”
点映虽然的范围虽然相对广大的观影市场来说微不足道,但实际的数量也是能在网上发出一些声音的。
当晚,网际网路上出现了一个很经典的现象。
微博和橘子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推文和营销视频,多半都是对《清明上河图》的推荐,同时还有大量对邹嵐演技的肯定。
但是在一些人数稍少一些的社交平台上一比如波站和言斋论坛,出现了好些个的吐槽帖。
这些帖子的热度都不低,因为宣发成本如此高的的电影,名气之盛,不少网友都是知晓的。
也正是如此,大家才会好奇。
在两个性別区分鲜明的论坛上,大家虽然都是批评,但著重点不同。
前者是大多喷剧情毫无逻辑,而后者更多是喷“硬捧邹嵐”这个点。
虽然严露露和柯夏她们都懒得去討论,但確实她的在演技上缺点太多。
客观讲,邹嵐最明显的缺点就是表情一一要么僵硬,要么浮夸,相当不专业。
另外,或许是她自以为自己配音很专业,所以上的原声。
但可以说,邹嵐的声音条件確实不差,但台词功底很一般。
她在和老戏骨对戏的时候,別说其他方面了,就连台词都接不上。
如果让她作为一个配角,可能不会有人喷,毕竟是新人。
但—主角就该有主角的风险和担当,被喷也是自然的。
毕竟看点映的人还是少数,至少在大一些的社交平台上,大家还是很少看到所谓的“恶评”。
而第二天,一些没有收“经费”的自媒体和up主,则是开始一一在m站或者橘子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观后感。
至此,清明上河图“被定义为烂片”的舆论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但这一切,吴纪楷等人不清楚么?
或许,也只是计划的一环罢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新的一周。
周一,也就是柯夏她们期末考试的第一天。
第一科数据可视化的难度不大。但凡是好好复习过的学生,基本都是一脸平静地完成了卷子。
考场出来,回到宿舍。
严露露这一回,考完了觉得自我感觉良好。
因为她很自信自己的大题能拿满分一一大题是复习重点,而且分值高,
姚婧依看她那一副大咧咧的样子,笑著问道:“那你选择题做的咋样?”
“应该没问题吧?”
“那有一道很基础的概念题。將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结合的新学科,你选的哪个?”
“c嘛不是?数据可视化学——
柯夏嘴角一抽,提醒道:“选b,可视分析学。不信你自己翻书,或者查一下。”
“这种题,你不好好听课看书,光靠刷题——-就很容易中陷阱的。”
其实,这基本就是让老师知道你上课有没有听讲的经典概念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