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想用几斤用几斤
这里到底是歷史中消失的哪一层的世界啊?!
到时候她得在这里买几本史书过来看看了,在新世界的面前,朱等等也觉得自己显得有些才疏学浅了。
她当时去bj参观故宫的时候,总是担心这宫里也没有暖气,也不知道这妃子和皇帝到底在这里住冷不冷。
后来朱等等才知道,在当初修建故宫的时候,建筑设计师就將宫墙修建成了有空心的夹墙。也就是俗称的『火墙』,墙外挖有火道,殿外的廊檐下还设有烧炭口。
热气顺著夹墙瀰漫,可以瞬间提升室內的温度,比她家地暖的效果还要好的多!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为了供暖工作的进行,宫中还设立了负责供暖的部门,称作『息心司』后来又改成『迎灶处』。算是內务府的二级机构,他们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宫中的木炭木材的採购和发放。皇室人员每年冬天领到的木炭根据身份,所得到发放的木炭数量也不同,清乾隆时期发放的標准是:每天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
皇帝呢隨便用,想用几斤用几斤!他娘的想想就爽。
就比如她看过的宫斗大戏《甄嬛传》里面,甄嬛不得宠的时候,下人们领到的木炭数量又少又低劣,特別难以点燃。
还能看到浣碧流珠在炉子边上一边用扇子扇,一边骂发木炭的人势利。
朱等等不由得越想越偏,都忘记继续往下讲了,回过了神,朱等等朝著窗口继续说道:“根据《宋史太宗记》中记载啊,有一年冬天啊特別冷,太宗穿著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烤著炭火可还是觉得很冷。所以呢他就寻思『我都觉得冷,那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肯定更冷啊。』於是他就召开封府尹进宫,命他带人拿著衣食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
“於是开封府尹领命,访贫问苦,受到了救助的百姓千恩万谢,皇恩浩荡啊!歷史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这么一个佳话,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每年去贫困地区送温暖的由来。”
“范成大有诗云: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雪中送炭,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儿,但是领导们能不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有那么多老百姓烧不起炭?要知道冬天有再多的木炭那也抵不上春天的温暖啊!我们那的国家公务员也享有取暖费,这工资也就是薪水,薪也就是之前的柴火。与取暖补贴密切相关,现在公务员的收入主要有俸银,禄米,柴薪银三大部分组成。相当於我们那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生活补贴。柴薪银就是相当於取暖之类的各类生活补贴。”
“早期取暖费以实物的方式发放,比如宋代,烤火用的木炭,每年十月到次年正月发放。採暖期比现在还要长一个月,宰相枢密使这种级別的,发二百称,其他官员按照一百称,二十称、十五称不等。用来烧火做饭的新柴呢,按照月份来领取,到了明代,大家一致认为每月领取柴火木炭什么的太过於麻烦了。不如让领导直接发钱来的方便合適,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国家便给公务员的补贴按照现金髮放。称『柴薪银』。”
朱等等一边说,一边望著窗外飘雪的远方投来嫉妒羡慕恨的目光,“这种福利呢,也一直延续至今,其实木炭也好现金也好,取暖效果都不是最好的。而且烧柴烧木炭什么的它难道不冒烟吗?难道不產生pm2.5吗?难道不需要砍伐森林吗?真正的高端人士,人家那取暖都是讲究的原生態!”
朱等等嘬著牙子嘖嘖的说道:“低碳环保,而且还不会破坏环境!”
“哦?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都是怎样取暖的呢?”
陈锦荣久违的问了一句。
朱等等得意的挑著眉毛道:“割鲜藉草醉春醪,仰看鸣髇百尺高。杜老何妨希稷契,孔明本自陋袁曹。边头插羽无传檄,篋里盘鵰有旧袍。寄语长安眾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这是南宋陆游的一首诗《城东马上作》,诗提到的妓围一词其实那就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取暖方法。此专利的发明人就是唐代申王李撝,这个李撝原名叫李成义,是唐玄宗李隆基同父异母的哥哥。当年唐睿宗立太子,欲立长子李成器,但是老大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够,便坚决要让贤。后来唐睿宗又要立次子李成义,这货也知道当皇帝挺辛苦,死活就是不干。没办法唐睿宗只能传位给了三子李隆基。”
朱等等嘖嘖了两声道:“你看,你看,这皇宫里也不光是爭权夺势,兄弟反目。正能量满满的故事也是有的,这个李成义啊,史书对他的评价就十二个字—性格弘裕,仪貌环伟,善於饮啖。”
“这是何意?”
陈锦荣声音平淡的插话问道。
“这个意思就是说啊,这个李成义就是个大大咧咧,能吃能喝的豪门帅哥。这个李成义不仅仅是个吃货,还是个正宗的嫖客,所以他才脑洞大开的发明了『妓围』取暖法。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於坐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这也就是说李成义每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於是就召来了许多的妓女。將其团团围住,用人体的温度抵御风寒!害,李成义將这种取暖法称之为『妓围』。”
最⊥新⊥小⊥说⊥在⊥⊥⊥首⊥发!
朱等等一脸羡慕的解释著:“不管什么时候,创新都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此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取暖手段叫做『香肌暖手』,发明人是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范。李范这个人爱好音乐,人称大唐好声音啊!常与当红歌手,词曲作者一起在家开party。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又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时节又逢君。这首诗里面的这个岐王就是李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