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绝地武士团的老兵们都像阿尔里克斯将军那样善战,”霍戈·希夫低声评论道,“那他们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
“但共和国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特伦奇的下颚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示意众人安静,“根据可靠情报,在其‘百日攻势’发起的初期,共和国在里姆马贸易航线上集结了约八百艘主力舰船,我方采取的‘纵深防御’策略,通过一系列消耗战,已成功将其可用兵力削减至一百三十余艘,目前主要龟缩于萨卢斯特和埃里亚杜附近星域。”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战损率……”梅莱少将的声音中混合着难以置信与一丝职业性的钦佩,“理智的指挥官,在战损达到如此骇人程度之前,都应该选择撤军了。”
“维系这支伤痕累累的共和国舰队于不溃的核心人物,正是他们的绝地指挥官。”坦恩点头表示赞同,“阿尔里克斯将军以其在极端劣势下扭转战局并夺取胜利的‘天赋’,在其部队乃至共和国核心世界民众心中,几乎已被神化为传奇。此刻,她仅凭约一百艘战舰围攻萨卢斯特,而第十八星区陆军则继续蚕食塞斯温纳星区,没有比现在更佳的时机,来粉碎这个神话了。”
从最高指挥官的目光最终、且明确地落在自己身上那一刻起,雷恩就预感到了答案。
不出所料,特伦奇用他那标志性的金属权杖,精准地点向悬浮在南斯里星系上方的一个全息标识:
第二十八机动舰队。
“此即为‘风暴之门行动’的核心部署,”这位哈奇族海军上将庄严的说道,“在新领土方向,第一舰队将在阿加马尔建立坚固的前沿防御阵地,坚决阻截共和国向塞拉农支线的推进。与此同时,正在组建中的第三舰队将担负起保卫科雷利亚航道的重任,依托新科夫和德鲁肯韦尔构筑防线。”
“调动规模相当庞大,”雷恩若有所思地指出,“我们能否确定共和国没有从‘三叉戟行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那次我们成功挫败了他们对卡托内莫迪亚的突袭。”
“如此规模的战略预备队调动,根本无法完全隐蔽,”坦恩双臂交叉于胸前,“事实上,共和国最高指挥部很可能将‘三叉戟行动’视为某种程度的战术成功,因为他们正变本加厉地投入资源。
一方面,他们的第七集团军已从北方属地启程,增援第八星区陆军;第二集团军也已全面动员,正沿科雷利亚航道向预定集结点开进。
为填补第七、第二集团军调离后的防务真空,共和国甚至将核心世界本土防御舰队重新部署至殖民地星区和内环。
所有迹象都指向他们将在新领土和科雷利亚方向发动双线攻势。”
“在一支失控舰队仍在科洛桑附近星域肆虐的情况下,他们竟敢让核心世界如此空虚?共和国决策层究竟在想什么!?”雷恩震惊之下,身体几乎从座椅中弹起。
“如果这都不能证明共和国高层的过度自信已近狂妄,”维诺克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那恐怕就找不到更贴切的例子了。”
“或者,也许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会见证局势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格雷沙德提出了另一种可能,语气中带着谨慎。
坦恩静静地等待着,直到所有目光重新聚焦于她身上,才开口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将静待共和国将其主力完全投入上述攻势。
届时,‘风暴之门行动’第二阶段将正式启动。
特伦奇上将的第二舰队将发动全面反击,旨在夺回我们在佩勒米安失守的星系。
同时,第四舰队将在里姆马贸易航线上执行同样的反攻任务。”
“容我提一个问题——”迪德里希拖长了声音。
“准将,请讲。”
“第三和第四舰队的指挥官人选,是否已确定?”
“第三与第四舰队尚在组建序列中,”最高指挥官回答干脆,“组建完成后,阿提库斯·法斯塔将军将代理第三主力舰队指挥官职务,霍恩·安比吉内将军将代理第四主力舰队指挥官职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