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节帅府的小楼上,远远看去,城池中的景物、就像笼罩在大雾中。
风一吹,那茫茫的雨幕在空中飘荡,如同是一阵阵白烟缭绕似的。
折氏看着眼前的雨幕,不知道在想什么,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动了环环。
反正她不闹了,有时候还会和自己说说笑笑,就跟以前一样。
不过对陈绍,还是没有好脸。
陈绍从灵武大营回来,下马进前厅庭院,沿着走廊往里走、上了高高的小楼。
果然瞧见折氏在这里。
折氏的丫鬟瑞珠和翠蝶一起上前,殷勤地给他换下官服。
折氏穿着烟绿色宽袖上衫、浅青色长裙,美艳的容貌、如脂玉般的肌肤,凹凸有致的高挑身段,走路的端庄仪态,都很叫人神往。
但是陈绍如今却不敢轻举妄动。
他换好衣服之后,上前轻轻环住她的腰,笑道:“这几日感觉怎么样?”
折氏那双娇媚的杏眼里,此刻多了些娇憨的眷恋,看了一眼烟雨中朦朦胧胧的望楼,又转头看了陈绍一眼,毫无意义地点头“嗯”了一声。
也不知道这个‘嗯’是说自己这几天都很好,还是怎么着,陈绍也不在意,笑着说些情话,憧憬着孩子出生后的样子。
折氏心情似乎依旧很复杂,她出奇地沉默,有时会悄悄打量陈绍,伸手放在仍然很纤细的腰身上。有时有会望向窗外的雨幕,微微发怔。
“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
折氏突然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想把孩子送给环环。”
说完之后,怕陈绍不高兴,又偷偷地打量了他一眼。
陈绍抚摸着她的手背,说道:“行,我来想办法。”
他根本没打算想办法,对女人,你先糊弄过去就是。
她们的想法,一会一个样,大部分时候不必理会,随口说几句好听的,只要别让她看出你在敷衍就行。
果然,陈绍说完之后,折氏又恢复了原本娇媚可人的模样,痴缠着陈绍不肯松手。
——
应州附近,有一支奇怪的兵马,看上去逃荒似的,一路向西。
人数还真不少,这四千余军马,拉开的队伍行列,也足有七八里地了。
这是耶律大石的人马,此时他麾下军将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大石林牙将行军方向选择朝向正西,传闻西边是不毛之地,还有野蛮凶残不开化的草原野人。
不过这个时候哪有他们询问的余地,军马一旦行动,就带起了巨大的惯性,将所有人都裹在其中。
再加上耶律大石最为心腹的耶律敌国烈所部骑军前引后遮,大家只管着跟上,懒得去费心思。
当初萧干和耶律大石分家,即使是契丹人中,也有一部分选择了萧干。
这四千人,就是耶律大石全部的底牌,这一路上从燕京带来的粮食吃的也差不多了。
他们也只能一边行军,一边抢掠当地的百姓。
应州城墙上,有人指着下面,对孟暖说道:“就是这群人!”
孟暖瞧了一眼,说道:“是辽人,该不会是去投奔陈绍的吧?”
如今辽人往西逃,很容易就联想到陈绍,因为西京府大部分辽人都是这个打算。
孟暖一下子犹豫起来,自己刚和陈绍那边牵上线,到底要不要打这群辽人。
看着手下胳膊的伤痕,还有下面一群人不忿的样子,孟暖知道自己就算是做做样子,也不能让这群契丹人抢完之后没事人一样离去。
“给老子射!”
他话音还没落,突然远处传来撞钟声,这是女真人来的信号。
果然,不久之后,一群女真鞑子向着契丹大军队列蜂涌而来,这些骑军看见辽人旗号,顿时迎上去,放手乱砍乱刺。
血光四处迸溅,哭喊之声,又高上了一个台阶。
转眼之间就已经砍杀了上百耶律大石麾下军马,应州城头的孟暖和手下,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一切,纷纷收回了弓箭。
鞑子追来了,最好是不要引起他们的注意。
眼看大军就要崩溃,耶律大石突然止住了马,调转回去。
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大石林牙要亲自去迎敌,如今视线所及,全是被女真鞑子驱赶,而丧胆之人。
女真人是把契丹人打怕了,他们根本没有与之一战的勇气了,孟暖躲在城墙上的矮墙里,从射孔往下看,不屑地啐了一口。
“敌国烈,你带人先走!”
耶律敌国烈看了大石林牙一眼,明白这个时候大家就算是顶上去,也未必有用,只怕还会被后续滚滚而来的败退人潮彻底冲散。
大石林牙既然要带领大家脱离这个死地,他的本领是最强的,选择留下断后也是最明智的。
耶律大石就在中军当中,几十名扈卫骑马甲士,已经为大队挤得紧紧的贴着耶律大石,不住向周围叱喝大骂,让那些军士不要冲撞了耶律大石。
看着呼啸而来的女真鞑子,耶律大石突然发现,自己心中,竟然也有一丝惧意。
他自嘲地笑了一声,手持一杆长枪,看了一眼对面的鞑子。
来的追兵属实不多,但是辽人已经破胆,见了女真,就只有逃命的份。
此刻耶律大石已然知道,自己这几千军马,恐怕不能如愿带出这死地了。
以几百骑兵,追赶数千骑兵,如群狼驱赶羊群。
想当年,契丹八部,也是这样打仗的,也能让数量远多于自己的敌人自相奔走践踏。
这正是生长在北地上那些马背上民族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当年大辽开国,那些马上精锐,也有如此威风。
耶律大石握紧了长枪,以前自己的祖宗是猎人,如今子孙反而成为猎物。
这是相当困难的一种骑战战术,既要以最快速度彻底粉碎对手的抵抗意志,又要自己不陷入这狂乱的潮流中淹没,始终保持着压力,始终驱赶着这些崩溃的人潮,在还有一丝力气的时候都在拼命奔逃。
当年去剿灭女真的那几十万辽军,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自相混乱践踏而垮的。
大辽立国百余年,疆域比契丹八部扩张了百倍,人口也增加了几百倍。可笑的是,却再已经找不出几千有这等本事的精骑了。
所以他要离开这里,去女真人追不上的地方,东山再起!之所以选择西边,是因为西边才能避开女真人,他已经对战胜如今的女真人不抱希望了。
萧干选择向东,在耶律大石看来,必定会灭亡。
他知道,女真人也会有贪图享受的一天,他们的战斗力也会下降,就算是自己等不到,子孙也能等到,届时杀回来,杀回祖先埋骨的地方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不会轻易丢下这苦心积攒起来的将来复国实力而自家先走。
城墙上,孟暖和他的手下,看着契丹狗和女真鞑子互相残杀,心中乐不可支。
两边在他们眼里,都不是人,都该死。
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希望契丹狗能赢,因为契丹人就是再畜生,也比女真鞑子好一点,这些凶恶的鞑子,实在太像一群恶鬼了。
这群女真鞑子骑术当真不错,几百骑快若风驰电掣,根本不停。
眼睛都红了的这些女真甲士,向着耶律大石拦截的方向疾冲而来。
轰隆隆的马蹄声,似乎能将这道路震塌了也似的,女真鞑子的身子伏在马背上,刀拖在背后,尽力将马速提到最高。
耳边忽忽都是风声掠过,马速已经快得不能再快。
前方这个时候迎着他们冲来方向的,耶律大石也集结起约有百骑队伍。
耶律大石反应不可谓不快,调度应对办法也不可谓不正确。可是毕竟士气上有差距,战力也不一样。
他这些人,多是辽东难民屯军出身,底子还算不错。乱战一气看不出太多破绽出来,小队轻骑的哨探追袭也能控制得住。
但是这种硬抗骑兵冲锋,就有点难了。
只用了一番冲撞,契丹留下来断后的兵马几乎全灭。
孟暖在城楼上,和手下们面面相觑,女真人已经成了契丹人的天敌了。
自己这些人,和女真鞑子兵打的时候,都没有如此不济事,还能支应几招呢。
耶律大石只是抱紧马脖子,在一片纷乱当中策马疾驰,马屁股上中了三箭,每一支都插入很深。
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知道耶律大石的身份,没去追那些大部队,而是死追着耶律大石不放。
耶律大石此刻,已经再难清晰的考虑什么,他甚至没有办法控制马匹,只能任它自己跑,带着主人逃命。
这个时候耶律大石用尽全身气力,也只能保证不从马背上掉下来而已。
手下的惨状,此刻窘迫,让耶律大石忍不住在马背上苦笑。
突然,战马停了下来,耶律大石往前一看,顿时心如死灰。
眼前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因湍急的水流变成了浑浊的黄色,拍打撞击着崖岸,然后打着旋儿绕过去,继续向下游奔腾。
站在崖上看着这河水嘶吼,用不了多久就头晕目眩。
“若是大辽还有一线生机,请祖先保佑我,渡过此劫!”
说完之后,耶律大石解去盔甲,抱起身边一截枯木,一跃而到水中。
女真人追过来的时候,已经瞧不见了耶律大石的身影,只有那匹屁股上插了三根箭的马,还在原地痛苦地叫着。
气急败坏的女真鞑子,朝着下面的河水射了几箭,转头开始收拾起耶律大石的战马来。
女真人十分爱惜马匹,这战马十分神骏,止血牵回去修养一段时间,还能继续骑。
但是他们为了追击耶律大石,放过了那群契丹余孽,回去之后免不了要被责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