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
银州,大横水镇。
从北地逃过来的辽人,正等待着银州的救济。
这成千上万的难民,一旦脱离了辽地,来到传说中的定难军,便如同得了赦一般。
女真鞑子实在是太凶恶,比恶鬼还吓人。
无数的辽人在大横水镇外附廓搭起了帐幕,掏出地窝子,在银州军监督下有序等待安排。
难民们依附而居,每日由银州军的军中司马发放粮米烧柴石炭。有身强力壮的,便加入到银州附近水渠的挖掘中,靠着一身力气赚点钱。
虽然不是很多,但足够买些酱料菘菜,给难民营中每日没滋没味只是勉强管饱的粥饭添点滋味,给一路逃来的家人添点遮盖御寒的破衣。
银夏两州接待难民的方式和手段,各不相同。
夏州附近堡寨多,良田也多,牧场很大。
大部分辽人都被分配到堡寨内安置下来,作为屯兵一样的存在,闲时种地放牧,为夏州军制造兵刃、箭矢、皮具.
而银州,因为城镇多,难民没多少地方安置,只能是挑选会骑马赶车的,加入商队。
其他的则一股脑转运到兴灵腹地,西夏这片土地打了近两百年的仗,可谓是地广人稀,遍地都是机会,再来一倍的人都能养活。
这些难民,甚至还有专门往河西迁移的,用来填补河西回鹘被陈绍迁移至银夏,留出来的空缺。
耿南仲在西平府被打了一顿,心中无比愤恨,但也无可奈何,而且不敢走慢了,生怕再挨一顿。
他从西平府一路走来,见到了整个定难军的扩张,心中更加惶恐。
放在以前定难军这般擅自扩充军马,自然会为上上下下忌惮。陕西诸路的奏章不知道要飞多少去汴梁告状,而朝中诸公也会如临大敌,马上料理定难军。
但是现在嘛.
想朝汴梁告什么刁状,指望朝廷中枢出马收拾跋扈武臣。
用心一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大宋苦心维持的重文轻武的局面,在伐辽之后,已经快撑不住了。
耿南仲心中的难受,比刚才多了十倍,肉体的疼痛只是暂时的,但是地位的反差,将来还有机会翻转么?
更让他心惊的,则是定难军此时的规模,一路走来,人家根本不设防,随便你看。
横山一线有多少兵马?
密密麻麻,无穷无尽,就在两地护送难民前行,而且号令威严,军容整齐。
童贯在河北大败之后,天下究竟还有谁能治他。
此时朝廷最明智的选择,当属是马上切断和定难军的所有联系,立刻开始制裁,否则定难军的军势只会越来越大。
可是朝廷有这个条件么?
可能要继续被迫养虎为患了。
一股无力感,顿时袭上心头,耿南仲思来想去,决定暂时先不离开了。
他要在定难军再观瞧一番,看看这里到底如何。
要是汴梁如今却已无法解决难处,那么未来这天下——
陈绍今日没有穿轻甲军袄,而是着一身窄领长袍,在广源堂中,听王寅说着盐州官员贪污的事。
“这几个贼子借安置之名谋夺民妇,挪用公银,其心存污,行止不检,辜负节帅大恩!”
陈绍说道:“按律处置就是了,这种事也是难免的,只是常巡视检查,除此之外,更无他法。”
“我们如此缺钱的时候,他们还这般行事,属下真想将他们全都碎尸万段。”
王寅咬牙说道,看得出来,他是有点恨贪官。
毕竟是苦出身,吃过这些贪官的亏。
盐州这地方,确实有点特殊,这里油水有点太大了。青白盐的贸易,每年能赚千万贯。
当初大宋切断了他们往中原贩盐的通道,即使是国力不济,西夏也马上果断开战。
因为这条路一断,他们的财政立马减少一大半。
陈绍心里盘算着,是得让魏礼,优化一下此地的官员配置。
权力不必集中,因为这里完全可以按章办事,不太需要一个决策者。
盐铁,是定难军的钱袋子之一,而且是最能来钱的一个。
“我们得有自己的一个选拔官员的制度。”
陈绍自然不能在地盘上搞科举,但是此时已经不是创业初期了,很多人失去了出头的机会。
这种情况可不好。
“把魏礼他们都叫来,我要商议个事。”随着贪官越来越多,陈绍觉得,是时候发展自己的独特的选官制度了。
如今定难军的大政策,都是陈绍提出个大方向来,魏礼他们回去商议,敲定细节,拿出具体方案,再由陈绍审查。
这样很是方便,而且也保证了他自己的权力不会被偷偷架空。
不一会,魏礼带着两个书记官,还有副手许进。
几人进来之后,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在定难军中,大家还是很随意的。
陈绍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道:“盐州出了几个贪官,我已经让广源堂处置,我发现咱们的官儿已经很久没有流动了。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们觉得选官上,有什么好的政令可以推广。”
魏礼和许进对视一眼,没想到今天的话题这么大。
魏礼沉吟了片刻,说道:“不如开科。”
陈绍对此不太赞同,开科又是那一套,学的东西很难致用。
就算是要开科,那也得改制一番。
他还是倾向于,有个搞研究的地方,尽管如今陈绍手下,除了在火药的威力上有所加强之外,并没有发展出什么新的技术。
即便如此,陈绍也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新东西的面世,往往是井喷式的。
自己已经将风气引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上,随着经验和知识的慢慢积累,早晚有收获的那一天。
“我提一个想法,你们帮我参谋参谋。”陈绍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我们从堡寨、镇这一级开始,直到州府,逐次设立各阶学院、书院,然后层层选拔,你们看如何?”
魏礼和许进,虽然不太赞成,但是陈绍提出来了,他们就要仔细去想有没有可行性。
许进说道:“节帅此乃长久之计,但远水难解近渴,我们当下就需要一批官员顶上。”
陈绍想了想,说道:“那也不妨碍先施行,就当是提前试点了。我们再从中原,挖一些现成的不如意的官吏来,只要通晓钱粮刑律,就可以入职。”
魏礼笑道:“这个却简单。”
陈绍又说道:“在河西,建一个佛学院,教他们把经世致用的学问,和佛学结合起来,培养一批神棍,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