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陈登在臧霸后方立寨,臧霸虽然有山险之利但也陷入了死地。
诸葛亮和陈登一北一南,直接控制了沂水的水源,最多三日,臧霸就会因缺水而军心混乱。
届时,即便臧霸不愿降,麾下将士也得逃下山投降。
依山险下寨的弊端就在此,一旦山被前后围住,也就失了水源,人不吃饭可以坚持七日,不喝水三日就得亡。
“臧相,山下有一少年求见,自称是诸葛亮书童王基。”
斥候的回禀,令臧霸更生不耐,都不用猜,臧霸也能明白诸葛亮的用意。
“孙观、孙康,安排刀斧手,给我将诸葛亮的书童吓回去!”臧霸的脸色极为难看,既有被围的焦虑,也有被轻视的怒意。
即便要遣使劝降,好歹也派个成年人来,喊个未成年的书童上山是何用意?
莫非也视我臧霸为小儿吗?
孙观、孙康对视一眼,本想相劝,又碍于臧霸的脸色不敢开口,遂去沿途安排刀斧手,想以此方式将诸葛亮的书童吓跑。
然而王基能当诸葛亮的书童,又岂会是胆怯之辈?
不仅没被刀斧手的凶悍吓住,反而还凑近端详了几个刀斧手的武器,更是点评“连武器都这么差劲,早知道就不来劝降了。”
听得陪同的孙康差点栽个跟头。
什么叫武器差劲?
难道你们的武器就很精良?
孙观则是眼底泛起担忧,区区一介少年,竟然不畏刀斧?
见王基从容而至,帐中的臧霸亦是暗暗惊叹,但臧霸也不愿在一介少年面前露怯,喝道:“诸葛村夫安敢轻我!两军对阵,竟遣一黄口孺子前来?给我拖下去,割去耳鼻,以示我死战决心!”
闻言,王基不仅面无惧色,反而还冷笑一声:“没想到威名赫赫的琅琊相臧霸,竟也怕我一黄口孺子。诸葛军师竟还想招降你这等胆怯之徒,真是可笑!”
臧霸止住上前的刀斧手,喝道:“我就知你会不服气,便给你个机会,看你这孺子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王基却是将双手往后一负,昂首而哼:“你方才羞辱诸葛军师,我不屑再与你多言,你也不用割我耳鼻,可速杀我,以我之命,换尔等陪葬,何其幸哉!”
臧霸不由一怔,这是求死来了?
“你小小年纪,当真不惧死?”臧霸阴沉着脸,这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令臧霸极为难受。
王基斜眼瞥视,傲气不减,道:“《汉书》有载,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我身虽死,但可助左将军得青徐之地,死得其所,又有何惧?”
臧霸下意识的握紧了刀柄,手臂上青筋直冒。
这就是诸葛亮的书童?这是读书读傻了,竟然想要效仿前朝汉使?
愤怒之余,臧霸对王基的胆气亦是佩服。
权衡利弊后,臧霸起身,向方才称呼诸葛亮为村夫而赔礼。
见臧霸服软道歉,王基这才垂下头,向臧霸拱手一礼,道:“臧相应是担心左将军退兵后曹操会迁怒臧相,届时左将军远在河北不能相救,臧相独木难支不能抵御曹操,必遭灭门之祸,故而犹疑不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