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拱手又问:“不知军师召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诸葛亮的目光落向田丰和沮授,淡淡开口:“中山相陶升之子陶景携母急入涿县避祸,声称袁尚带兵入了卢奴。”
田丰瞳孔微变,语气一沉:“袁尚在此刻带兵入卢奴,陶升又遣子携母急入涿县避祸,这是要夺权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如炬:“田先生既已洞悉袁尚意图,应知此举将会令河北局势骤变。袁尚若是夺权成功,必会派兵阻断左将军回返幽州的退路,而亮受左将军信任坐镇后方,必不会坐视不理。战事若启,必会波及二位,故而请二位前来,议一个两全之策。”
沮授不似田丰一般惊讶,语气神态都淡定如常,被问及两全之策时也只是淡淡开口:“我如今只是幽州的文学从事,不是大将军麾下的监军,若战事开启,我当闭门授课。我如今只想教书育人,不想参与任何的权力相争。”
对于袁绍父子,沮授早已死心。
涿县有大量的典藏书籍,足以令沮授寄情。
前些日子,蔡文姬返回涿县后也带回了不少蔡邕珍藏的典籍,让沮授沉迷其中而更不愿去理会窗外事。
见沮授有了抉择,诸葛亮又看向田丰。
相较于寄情文学的沮授,田丰更在意天下大事,兼之袁绍昔日厚礼相请让田丰铭记在心,田丰亦不愿袁绍受难而坐视不理。
若不是怕遭到袁尚迫害,田丰都不会跑到涿县来避祸。
沉吟良久,田丰有了决断:“我欲走一趟卢奴,军师可否调拨几个护卫与我?”
“可以!”诸葛亮爽快的答应了田丰的请求,又道:“亮已派人去灵丘通知牵招,不日牵招就会带兵返回卢奴,田先生若是遇到了牵招,可与之同往去见大将军。河北动乱多年,民生凋敝,委实不应再起大战。若能减少杀戮而让士民有喘息之机,田先生当享大功!”
诸葛亮的话,田丰也很明白。
在官渡之战前,河北士民就困累不已,力劝袁绍养民却不被采纳,袁绍反而还变本加厉。
以至于一场官渡之战,青壮被坑杀都有七八万,更遑论死于劳役的民夫以及死于饥饿的百姓了。
富饶的河北之地,也变得残破不堪,闻之令人心碎。
而如今。
袁尚为了争夺权力,不惜要与刘备开战,大战之后不论谁胜谁败都得再面临曹操的兵锋。
届时又会战乱不休,亡于天灾人祸的将不知凡几。
“军师放心,我定会竭力促成双方和睦。”田丰拱手一礼,退了出去,沮授亦是没有再多言,跟着田丰离开。
看着离去的二人背影,诸葛亮静静的摇着羽扇,陷入了沉思。
“沮授惊才绝艳,却因袁绍之故而心死如斯,可悲可叹。想要让沮授重振心力,只有等主公回了幽州再行谋划了。”
“田丰虽然心属袁绍,但尚存治国安民之志,若袁绍真能效仿陶谦卸任让位与主公,田丰亦可受袁绍嘱命而效力主公。”
念及此。
诸葛亮心头已经有了决断。
随后。
诸葛亮又召来典客从事孙乾,吩咐道:“河北将乱,主公又远征在外,我等不可坐以待毙。眼下康成公全家都已经到了涿县安居,公祐可去寻康成公求一封书信,劝袁绍以河北士民为念,断了三子的争嗣之心。”
2更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