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在诸葛亮手中受挫后,袁绍也放弃了渗透幽州的打算。
但袁绍还没安稳几天,前方又出问题了。
先有邓升自河东而来,状告刘备夺高干兵权、又故意葬送高干旧部;后有袁尚派人传讯称,郭援状告刘备夺权且派呼厨泉灭口,欲在并州自立。
气得袁绍直骂高干和袁尚是废物。
原本袁绍想利用曹操对刘备的忌惮,只要刘备出现在河东,曹操就绝不敢小觑。
没想到,先有高干与刘备起争执然后被刘备夺了兵权,后有袁尚偏信郭援的状告要问罪刘备。
曹操不仅没被诳去河东,反而还加大了对付袁尚的兵力,不仅将袁尚撵出了兖州,还一路打到了黎阳;反观袁尚,都已经灰溜溜的回了邺城了。
袁绍有一种人倒霉了喝口水都能被噎死的郁闷感。
一个并州刺史,一个冀州刺史,器量怎就狭隘到容不下刘备呢?
就算容不下刘备,就不能忍个两三年?
袁绍现在很被动。
问罪刘备肯定是不行的,若是问罪刘备,刘备直接就能改旗易帜,还能打着“左将军在前方浴血奋战,大将军却在后方听信谗言欲害左将军”的口号。
到时候这河北诸县,是支持刘备还是支持袁绍都很难说得准。
其实以袁绍目前的状态,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
只要袁绍不亏待刘备,刘备就不可能在袁绍活着的时候改旗易帜,否则刘备在河北就会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恶名。
刘备没有世家累世积累的根基,一旦背了“忘恩负义”的恶名,刘备这两年的努力就付诸流水了。
强如吕布在背负了反复无常的恶名后,走到哪里都得不到士民的真心拥戴。
即便偷袭得了刘备的徐州,也没能得到徐州士民的拥戴,陈登父子等世家豪族在算计吕布,普通庶民一听刘备还活着纷纷跑小沛去依附刘备。
哪家士民会真心拥戴一个反复无常的吕布啊!
豪门起家可以靠累世积累的底蕴,寒门起家要么靠仁义美名要么靠绝对杀戮,但相对于绝对杀戮而言,仁义美名是最容易获取的。
乱世中,类人太多了!
“子远,孤已无力掌控河北局势了。”沉闷间,袁绍召来许攸,沮丧而道。
看着袁绍挫败的模样,许攸张了张嘴,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自官渡之战后,袁绍虽然还在强撑,但实际上威望一日不如一日。
刘备的问题其实都不是最大的问题,看似刘备在将袁绍的威望一点点蚕食,实际上若没有刘备,河北早就乱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袁尚和袁谭兄弟不和,袁绍都还没称帝呢,袁尚和袁谭就已经急急的争夺谁才是“大仲太子”了。
“假使袁尚和袁谭都赢不了曹操,本初你又当如何?”许攸这次没喊大将军,而是直接称呼袁绍的表字。
称呼大将军,即为主臣;称呼表字,即为朋友。
4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