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蘅想要循光而去,但发觉自己好像失去了手脚,只能反复扭动,朝着那透光的缝隙钻去。
而此刻,她心中已有了些推测。
待终于钻出缝隙,沐浴在明光之下,少蘅这才将自己现在的身体看得清楚。
“果然。”
她先前乃是以灵识和神通幻化了一具化身,其中寄托了心魂意志。而此刻化身不存,自己的意识则寄托在了这株刚刚萌发的幼苗上。
不知是何品种,是草或是树?
她暂时不能辨出。
但少蘅心中并无惊慌之意。
人族从上古纪元开始开创‘黄芽法’,修行自强,在万族中崛起,至今已不知积累了多少的修行经验。
而她此前在真一元宗中修行,无论是外门的妙法楼,还是内门的青竹书斋,其中的一本本典籍经卷,可不是白看的。
人族修士最重磨砺心境,以期与道共鸣,增进道行。
若是心境瑕疵,或领悟遇见瓶颈,自需寻法解决。最常见的乃是修士扮作凡人入世,主动踏入红尘,沾染油盐酱醋茶,品尝酸甜苦辣咸,于最后斩舍尘俗,寻回本心,如同宝剑越磨越锋,再度修行时便自然得了一颗更为圆满无缺的道心。
而更有大能直接于三魂七魄中抽出一魂两魄,投入轮回,甭论转生为何,或是猫狗虎狼,或是草木蠕虫,均是另一番修行滋味。
这以身化树,或在草种上寄托心魂的悟道手段,少蘅此前不下在二十本典籍上看到过,早就用烂了。
哦,倒也不能这般说,毕竟哪怕被诸多修士使用过,但只要好用,不就是好手段?
少蘅十分清楚【青帝】于五行中主木,天然同草木相亲。所以在预备参悟神华之柱前,就已经设想过这般变化,这才能于此刻不慌不忙。
她此时生在河畔,风吹涟漪,自己也跟着摇摇晃晃,于水面中将形貌瞧得更清楚了些。
“嗯,当人时是龙章凤姿,渊渟岳峙,琨玉秋霜。现在哪怕是当根苗苗,也一样是色泽青翠,枝叶饱满,线条流畅!”
“真是根绝世好苗!”
少蘅自赞了一番,随后她看向四周,除却自己外,竟也有不少的幼苗,一副刚刚萌发的模样。
“若是树种,需要有所间隙,否则都无法从土壤中争夺到土壤的肥力,进而长大成树,所以我现在是草种的可能性更大些?”
少蘅心里嘀咕,但没有纠结。
是树是草,难道真的那么重要?
树有树的苍劲,草有草的绵延。
少蘅欲静下心神,但不知为何杂念繁生,她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个念头:“我此前的灵识化身是被那株缠着金藤的青树给接引走的。那其他手持帝碑碎片,尝试感悟神华之柱的修士,是否也是一样被接引到这里?”
她环顾四下,瞧着那些幼苗,暗想:“这些不会都是些道友吧?”
往日少蘅欲要静心,不过稍作调整即可,但此时烦扰思绪像是水将沸腾时,那些止也止不住的滚泡,一个个念头往外冒,很快叫她察觉了不对劲。
是受到了某些奇特力量的影响?
还是神华之柱内,为有所体悟而设下的关卡?
她欲深吸口气,却发现身为一株幼芽的自己早就没了这个能力,只是那仅存的两片叶片抖了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