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相关联的姚倩,范顺喜的账户。
银行账户信息是个人敏感信息,程序方面不能出问题。
大半个小时后,三人抵达了这个叫凤屿山河的在建项目。
车还没停稳,沈新猛然反应过来,这地方来过啊。
后排坐着的丁雨薇急忙一拍沈新肩膀,道:“沈新,这不就是第一次,咱们追踪嫌疑人的时候,经过的那个工地嘛。”
当时她也在场,所以有印象。
沈新急忙示意耿柯停车,然后下车左右一看。
没错,就是这儿。
那这就有点儿巧合了。
“不对,都已经过了工地了。”
沈新回头望去。
记得当时奥丁追着气味,经过了这个工地出入口,又追了大概一百米,才失去了目标。
那等于说嫌疑人并没有进入工地。
也不一定。
沈新又猛然想到,工地是工地,但工地上的工人,却不一定住在工地上。
他们一般住在附近项目部的宿舍。
沈新连忙来到工地,亮了警官证,问门口的保安,他们工地上的工人,宿舍在哪儿。
见是警察,这个保安还有点儿紧张,连忙来到外面,向右前方一指,说往前走,过马路,到对面,沿着岔路上山,没多远就是项目部。
工人宿舍也在那边。
“靠!”
沈新没忍住爆了句粗口。
自己好像中大奖了!
经历过当时追踪的丁雨薇也迅速反应过来,但立刻摇头道:“不对啊沈新,我记得当时我们扩大追踪范围,也去了马路对面,但并没有发现啊。”
虽然没有沿着岔路上山,但在丢失嗅源的位置,去了对面马路。
当时考虑着嫌疑人可能从马路对面折返回去,躲避追踪。
沈新道:“不是这样的,首先工地出口这边,货车进进出出,轮胎都冲了水,地面都是湿的,这已经很影响气味了。”
“然后马路上也是车来车往,各种尾气,这同样会极大的影响追踪。”
当时追了那么远,过了垃圾站,过了地面潮湿的工地出入口,本来气味就已经很弱了。
再过一下车来车往的马路,可能就是在这儿丢了气味。
“而且你想啊,嫌疑人骑的电瓶车,那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之前张支他们就讨论过,怀疑嫌疑人在案发地点方圆几公里以内。”
既然骑电瓶车,那活动范围肯定有限。
住在马路对面的工地上,这个距离,是很合适的。
丁雨薇若有所思点头。
耿柯也不废话,招呼两人上车。
沈新也不迟疑,立刻联系张汉成,把情况说了下。
“小沈,你等着我,我这就带人过去。”
张汉成听完,撂下一句话,立马挂了电话。
三人掉头,没多远,拐进对面的岔路。
沿着水泥路往山上开,也就一百多米的样子,便是工地的项目部。
项目部后面,依山而建,错落着大量的活动板房,就是工人的宿舍。
耿柯把车停在宿舍入口的斜对面。
三人没急着进去,如果范磊就是凶手,就算三人有足够的信心,拿下一个51岁的老家伙,那也得等领导过来,做好计划才行。
等候的时候,沈新拿手机,看了一下地图。
“你们看啊,其实咱们对面也算是石塘山。”
沈新指了指面前的这座山,然后道:“而你们看,水库到这边的直线距离,是一千一百米。”
沈新用地图的工具拉了一下两点距离。
“那么杀害许瑞林之后,凶手选择从山上逃离,那很有可能,就是直接从山上返回这边的宿舍了。”
第一次骑电瓶车,第二次嘛,直接就走山上了。
一公里出头的山路,并不算远。
而这条路线,那肯定是非常安全。
耿柯赞同点头,神色不免激动。
等于说,范磊的嫌疑又上升了。
这时,丁雨薇突然道:“沈新,假如范磊是凶手,那么整个案件的性质也就是雇凶杀人。”
之所以调查范磊这一批人,就是沿着雇凶杀人这条线进行的。
沈新点头,猛然明白丁雨薇的意思了,道:“你是说,如果一开始,是胡月琴雇佣范磊杀害黄伟立。”
“那么之后,她为什么又要雇佣范磊杀害许瑞林。”
胡月琴应该都不认识许瑞林。
既然不认识,那为什么杀他,还是在案发仅仅一周之后,警方还在调查的时候。
这个逻辑上有些说不通。
想了想,沈新也没想法,道:“先不管了,如果是范磊,那抓了他,问了不就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