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南江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凶手
邵景明指着沈新道:“老刘,你把情况跟小沈好好说说,我去那边看看。”
他带着钟宇,去看嫌疑人逃走的路线。
刘宝青懂邵景明是什么意思。
案子陷入了僵局,他想让沈新给参谋参谋。
沈新好歹破了不少悬案,能力不差的。
多个角度,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刘宝青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该怎么说,然后道:“现在最麻烦的一点,是围绕黄伟立社会关系做的调查,并没有发现嫌疑人。”
他详细介绍了一下这几天他们做的调查。
案发第五天了,可以说,已经把黄伟立的情况查了个一干二净。
他父母什么情况,现有家庭什么情况,包养过几个情人,怎么发家的,做生意的时候跟谁有过矛盾,全都查清楚了。
黄伟立是本地人,九几年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地产公司工作。
他能力极强,一度做到这家全国性地产公司的中层管理。
后来公司业务变动,他站队失败,离开了公司。
三十而立,他尝试着开始创业。
曾经联合一些朋友,在暨港开发过地产项目。
但赚的不够多。
后来另辟蹊径,盯上了建材行业。
他在地产行业有很深的关系网,建材行业做的风生水起。
也就是这两年,竞争者太多,卷的厉害,加上行业也不太好,生意才开始差了一些。
他也快四十,有点儿干不动了,就开始养生式躺平。
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偶尔去盯一盯,然后做一点儿投资,自己嘛时间大把,开发了各种爱好。
比如钓鱼。
而他和胡月琴关系破裂,也就是这个阶段。
胡月琴是外地人,曾经做的是财务,两人业务有往来,慢慢走到了一起。
创业阶段,胡月琴没少帮着黄伟立。
这也是俩人闹离婚,财产分割不干净的主要原因。
胡月琴不是瓶,是真有能力的。
这个阶段,黄伟立喜新厌旧,开始在外面包小三,被胡月琴发现过。
吵过,闹过。
最终胡月琴也开始找男人,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刘宝青道:“其实胡月琴的嫌疑非常大,俩人闹离婚,有很大的利益纠葛。”
“如果黄伟立死了,那胡月琴可以顺势继承他的所有遗产。”
“而两人的矛盾不光是在外面找小三,黄伟立还怀疑胡月琴出轨,认为儿子不是自己的。”
俩人一开始有个女儿,三十多岁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黄伟立认为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
原因是长的不像。
为此跟胡月琴大闹过。
但是做了亲子鉴定,发现还就是自己亲生的。
沈新接过刘宝青手机,看了一眼黄伟立儿子的照片。
犹豫一下,沈新道:“刘队,确定不是亲子鉴定被人动了手脚吗?”
这不怪黄伟立怀疑,父子俩长的真不像。
刘宝青摇头,说他们说动胡月琴,自己做了亲子鉴定,就是黄伟立的儿子。
“所以你看,胡月琴和黄伟立的矛盾非常大,她也有足够的动机,去杀害黄伟立。”
“而在黄伟立的社会关系中,除了胡月琴,并没有矛盾这么大的人。”
都要杀人了,那肯定不是一般的恩怨。
“但凡有点儿矛盾的,我们都查了,也尽量的确定了每一个人的不在场证明。”
“然后就跟胡月琴一样,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明。”
“还有黄伟立的财务状况,我们也都查了,没牵扯到什么问题。”
沈新皱眉。
那不怪刘宝青说案子有问题,陷入僵局。
这就是走进了死胡同啊。
可能有杀人动机的,全部查了。
最重要的,都有不在场证明。
这才是实打实的证据,我都没时间去杀人,再有动机又能怎么样。
“所以你们就怀疑雇凶杀人?”沈新反问道。
既然自己没时间动手,那只能找人,雇凶杀人。
这些年经济条件好,社会治安环境也好,又到处都是摄像头,犯罪的成本无限拔高。
像以前那样,为了一点儿钱,帮忙杀人的情况是很少很少,但依旧有的。
就像去年,沈新记得南方还有一个案子。
一个老板雇凶杀人,结果开了几百万红,然后杀手层层转包,到最后就变成了十万块。
那最后一层的承包商一看就这么点儿钱,自己不成冤大头了,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哪怕是现在这个年头,一样有愿意为钱而杀人的亡命之徒。
而刘宝青他们,在围绕黄伟立社会关系调查无发现之后,考虑到雇凶杀人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沈新想起了之前用奥丁追踪嫌疑人逃走的路线,问刘宝青有没有发现。
“暂时没有。”
刘宝青摇头,掏出手机,给沈新看一张监控截图。
截图应该是放大了。
然后看角度,应该是道路上的监控摄像头。
南江行道树多为香樟树,四季常绿,而镜头中的这个骑着电瓶车的人,就走在了人行道上。
有树木遮挡,道路的监控就扫到了一点点。
镜头中的他,骑着一辆黑色的踏板式电瓶车。
穿着全黑的衣服,戴着摩托车头盔,所以根本看不清脸。
只能从一闪而过,较宽的肩膀来推测,这可能是一名男性。
刘宝青道:“我们把案发前后时间段,经过这两个摄像头的所有车和人,都尽可能的查了,并没有发现。”
“唯一的发现,就是这个人,在居民区走访的时候,有一个站在二楼阳台抽烟的,在晚上十二点左右,看见了这么一个戴着摩托车头盔的人。”
“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人的嫌疑很大,极有可能就是凶手。”
“但看体型,他可能是个男性,又有这么强的反侦察意识,那我们只能推测,是有人雇佣他来杀人。”
沈新点头。
等于说刘宝青他们做出雇凶杀人的推测,也不光是纯推测,是有相关证据的。
沈新仔细看了看这张监控截图。
有用的信息真的不多。
就像刘宝青说的,对方有比较强的反侦察意识。
那的确像个职业杀手。
想了想,沈新问道:“刘队,那胡月琴的财务状况查了吗,还有她的情人,会不会俩人合谋,然后胡月琴借她情人之手,找的杀手?”
你请杀手得钱啊,而且肯定不会便宜。
那就应该从最有动机的胡月琴身上下手,查她的财务状况。
刘宝青叹气道:“怎么没查,但是没发现,说实话,我们都快把胡月琴所有的通讯记录都翻烂了,连诈骗的都顺道发现了几个,也没找到她雇凶的线索。”
名下电话,通讯记录,网络记录,刘宝青既然这么说,那肯定都查了。
而胡月琴又不可能去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他愿不愿意干杀人的勾当。
肯定是经人介绍,或者在网络上哪里发现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