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王见王,挖张扬
“老徐你不是在物色投资人才吗?我跟你讲,现在台上的这位学生可不简单,人家不仅能和金融院士讨论投资理论,还有着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是金融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李旭利一边鼓掌,一边面向徐翔开口道。
两人的位置在第三排中间,是知名私募经理的区域。
不同于刚进入私募的徐翔,李旭利在私募经理的地位,能排进华国前二十。
他的履历也十分光鲜,不仅在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任职过,被业内誉为智商和情商并存的“双高”人士,在转型私募后,管理的新重阳3、5基金,两只产品的资金规模就超了10亿。
此时内场一二排,坐着的是上交所、证监会,以及金融领域的各类权威专家。
他们之所以会出席,是受了鲍星纬和沪财校长的邀请。
混迹沪都金融圈子的基本听说过,今年的《华信模拟盘大赛》,沪都财经大学的应届生不仅名列前茅,还让上门“砸场子”的各大名校师生折戟而归。
另外还有消息传出,明年沪都财经大学的投资学专业将会被上调学术等级,由b+级专业,调整至a+级专业水准。
徐翔收回看向上交所领导的目光,侧目瞥了眼李旭利,存疑道:“有这么厉害?”
“可不是我说他厉害,而是大家都这样说,连我老领导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李旭利见徐翔不信,喊了一下隔了个座位的陈山道:“老陈,你和老徐说说是不是真的。”
“张扬确实是金融新星,前几天和前同事闲聊的时候,也谈论过他。”陈山附和道。
一个李旭利可能说谎,那再加一个陈山,那就坐实了台上学生确实有相应的资本。
陈山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他管理的京福1号、2号基金,半年实现超过70%净收益。
有两位知名私募好友背书,徐翔顿时提起了几分兴趣,想听听这位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有什么投资见解,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收入自己麾下。
此时的张扬,完全没发现徐翔就在台下。
因为在他视线里,内场席位和左右看台都是一张张陌生面孔,看得他脸盲,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待体育馆的掌声稍稍减弱,张扬也已经整理完思绪,组织语言道:“我要讲述的《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投资机会》共有两部分,分别是新时代经济和投资机会。”
“在聊新时代经济前,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什么是时代。”
“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蒸汽机的出现,更是奠定了工业的基础,这个时代被称之为工业时代。”
“19世纪70年代,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不仅让人类摆脱了黑夜,还促使了人类步入电力时代,汽车也在这时期,从蒸汽机往内燃机方向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
“到了20世纪中期,工业化基本成熟,单纯的产能提升已经满足不了人类发展的需要,所以研发路径开始朝着便捷方向延伸,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也因此诞生,信息时代悄然来临。”
张扬这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次停顿都恰到好处,将所有人的思绪牢牢吸引。
“咔嚓——”
台下的摄影师,时不时按下快门,不仅记录台上的张扬,还拍下了第一排的领导。
稍微停顿转折过后,张扬继续说道:“纵观三次工业发展,无论是工业时代、电力时代还是信息时代,核心都是劳动力置换。”
“什么是劳动力置换?”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某某东西的出现,可以减少你我他的劳动成本。”
“就比如说我的手机…”
张扬从口袋掏出他的诺基亚,举例道:“如果没有它,没有通讯技术的问世,我想要给父母讲述近况,说我在沪都财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台演讲,就需要先写信,再通过邮局进行邮寄,但现在我可以直接拨通它,与父母对话。”
说到这,张扬还真拨通了自己父亲张取进的电话。
(我在仰望)
(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只听场边的等待区,一首洗脑的《月亮之上》铃声传出。
投资学学生纷纷侧目,负责场控的老师听见铃声,顿时汗颜,还不等他上前提醒,另一位负责安排座位的老师以120码的速度奔袭,来到张取进和梁若兰等人面前。
“两位是张扬父母吧?”
“是我们。”
梁若兰点头回应。
张取进则是按下接听键,满脸骄傲道:“喂儿子。”
“爸你现在在哪?”
张扬询问。
“我们在你同学这边。”
当这句话通过立式麦克风,传遍整个体育馆,一位负责直播摄像的老师立马把摄像机移动过去,导播也恰到时宜地切换画面。
张取进、梁若兰和张安欣出现在张扬身后屏幕那刻,体育馆瞬间沸腾了起来。
“哗!”
“这就是张扬学长的父母吗?”
“好简朴的感觉。”
“爸!妈!你们媳妇在这!”
体育馆的欢呼呐喊,宛如海啸般袭来,现场所有目光都看向了场边等待的张父张母。
负责安排位置的老师耳根通红,眼神闪躲,因为今天太忙的缘故,以至于投资学专业学生授位结束,他都没反应过来,也忘记引导二老前去入座。
在看见学生代表的父母在内场旁边站着,沪财校长脸色肉眼可见地难看了不少,鲍星纬更是闭上了眼,仿佛在说没眼看。
虽说世界是草台班子,但也不能这么草台啊?
“好,我知道了,爸待会再聊。”
“加油。”
张扬确定自己父母位置后,便挂断了电话,继续研究道:“如大家所见,要是没有手机,我想和我父母说话要走上百米的距离,但有了手机作为通话媒介,这百来米的距离就可以免去。”
停顿了半秒,他说出核心道:“时代无论怎么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劳动力置换。”
“因此我认为,新时代经济就是懒人经济,谁能让我少付出劳动,谁就可以赚走我的钱。”
“啪啪啪——”
现场掌声骤然响起。
一句“懒人经济”,让徐翔、李旭利、陈山等私募经理大感震撼,内心波涛汹涌。
他们听说过实体经济,听说过虚拟经济,听说过低碳经济,还是第一次听见“懒人经济”。
虽说是第一次听说懒人经济,但不代表他们没见过,张扬说出懒人经济那刻,徐翔、李旭利就联想到了马芸的阿里巴巴。
最近两年时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不少网民已经习惯于网络购物,而且少部分实体企业开始陆续挂钩互联网。
足不出户,商品到家,这不就是懒人经济?
半点不夸张的说,徐翔立马就想到了几个未来的大方向,低语道:“这张扬还真有点东西,怪不得说是新星。”
“这样的天才,错过就太可惜了,老徐你不要的话,我可得和他接触接触咯。”
李旭利半开玩笑道。
为什么说半开玩笑?
因为在此之前,他对张扬的了解少之又少,根本不知道这个男人的具体价值。
可随着见解说出,他承认自己有了收服的冲动。
“不要?怎么可能不要,认识这么多年的份上,你们别和我抢,我泽熙正缺人手呢。”
徐翔赶忙说道。
金融领域的天才,一人就能抵千军万马。
泽熙私募刚刚起步,徐翔还在想谁来当副手,现在人选有了。
不仅是徐翔,坐在第一排的上交所领导侧目询问:“这张扬毕业去向了解吗?”
“听说是开了家金融网站。”
旁边的领导回应。
“自主创业啊?那可惜了,有缘无分,如果他没创业,那完全可以录取到上交所。”
这句话刚说出,另一边的领导突然接话道:“别想了,他不下海创业,你们上交所也录不到他,鲍星纬可盯着呢,金融局的福利待遇和权力不碾压你上交所?”
领导们窃窃私语时,坐在第二排的经济学专家,如杨德龙、厉以宁、樊纲等人,都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既视感。
甚至站在张扬身后一步的鲍星纬在听见“懒人经济”那刻,顿时陷入了沉思,他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第一次听闻这个词。
同步直播出去的画面,让各大高校学生若有所思,纷纷发送着直播间弹幕。
“懒人经济,好通俗易懂的解释,淘宝和京东就是懒人经济的先行企业吧?”
“不得不说,有了淘宝以后,我都是直接网购的衣服裤子和内裤,压根不需要我出门买。”
“何止衣服裤子,我连日用五金都是网上买的。”
“不懂就问,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对应上懒人经济?”
“同问。”
“俺也一样。”
电商平台的崛起,已经证明了懒人经济的可行性,并且工业革命的本质已经不是提高生产力,而是劳动置换,如何挖掘新的经济点,就是创业者们需要干的事情。
……
在点出懒人经济后,张扬继续抽丝剥茧,分析道:“假设说新时代经济建设懒人经济,那么蕴含着什么投资机会呢?”
“首先我认为,服务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因为懒人经济的底层逻辑就是把自己的劳动置换给其他人,让别人替自己承担。”
“我之前还提到了,现在人类还处于信息时代,准确说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什么行业是可以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减少我们时间与劳动支出成本的?”
“购物算一个。”
“谁能说出第二个?”
张扬发出提问。
远在场边等待区的何婧想了想,小声嘀咕道:“出租车应该可以和互联网结合。”
有很多出租车都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如果可以把出租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说不定就是一条新的产业链。
徐翔仔细思索过后,开口道:“互联网和电话预订功能差不多,出行餐饮似乎都可以关联。”
“确实如此。”
李旭利点头说道。
一旁的陈山则是想了想,开口道:“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的话,服务业确实会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出行和餐饮。”
而在微博直播间,各大高校的学生开始了天马行空,直播间弹幕不停刷出。
“我总感觉张扬话中有话,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互联网开发潜力确实巨大,就比如说珍爱网,相亲都能在线上相。”
“上门家政完美契合啊,如果有平台专门做这个就好了,平时找保姆太耗费时间。”
“我可以做啊,有没有资本投资100万给我?”
“如果做个招聘网站,把求职者和企业的信息进行整合,那不就是劳动力置换和互联网吗?”
“我建议做个叫鸡平台,专门负责运输鸡鸭鱼肉,昨天菜市场买的鸡太难吃了。”
由于体育馆非常空旷,张扬几乎看不见任何回答,入耳的都是一句句杂音。
但他能猜到台下观众的回答,自问自答道:“我听见了很多符合实际的想法,有餐饮、出租、家政等,这些都是可以深度发展,且符合懒人经济的方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投资机会》,还是我说的懒人经济,都是建立在科技技术上的,如果要投资的话,可以适当想想上游技术,而不是现成结果。”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张扬向前鞠躬致谢。
他想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了,未来是属于科技的,属于互联网的,更是属于懒人经济的。
在互联网的这个大型框架下,时代风口已然起风,只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啪——”
体育馆里,不知是谁先鼓了第一下掌,接着掌声就像水滴落进了热油锅,顿时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
“啪啪啪——”
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整个馆里像被一张巨大的声网罩住,到最热烈的时候,有人感觉脚下的地板都在跟着颤。
鲍星纬、沪财校长等人上前一步,与张扬齐平,前者按照惯例询问了一句道:“张扬同学的《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投资机会》演讲,如有不同意见或不懂的地方,都可以现在举手提问。”
他又特意提到了张扬,想让他再表现一下,毕竟台下领导这么多,还有大量金融界的从业人士,刷刷存在感很有必要。
内场座位的领导也不傻,自然能明白鲍星纬的用意。
有人立即举手。
不一会。
有志愿者送去话筒。
对方是位穿着白衬衫,顶着个地中海的中年男人,他自我介绍道:“我是上交所市场部主任李晟,刚才听了张扬同学的演讲,我觉得非常棒,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懒人,平时放假就想在家躺着,放空自己的身心。”
“但我有个点没搞明白,就是大家都变懒了,会不会影响产出?这种经济真的健康吗?”
认真倾听对方讲述的内容后,张扬想了想,纠正道:“懒人经济不是让人变懒,而是可以让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另外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劳动力置换,让机器代替产出。”
“要是问这种经济是否健康,我可以明确答复,非常健康。”
“因为我们的时间利用率变得更高了,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看书、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这些都会带动经济。”
“我没问题了,感谢。”
李晟点头坐下。
也就在这时候,又有人举手示意,张扬终于发现了对方,他是手握50亿华国币的总舵主徐翔。
徐翔在拿到话筒后,同样做了个自我介绍道:“我是泽熙私募的基金经理徐翔…”
当“徐翔”二字说出那刻,场边等待区的廖国沛、林广昌眼神闪过抹诧异,纷纷看向内场座位处。
果不其然!
就是总舵主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