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老子也是出门遇到鬼了!(6k二合一)
一万块钱买的新房,他们今天乐呵呵地沿着房子外围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喜欢。
人流量太大了,东大街上开满了各种商铺,摆摊的个体户也很多。
嘉州码头是嘉州如今最重要的水道港口,客船可以直接前往山城、宜宾等地,来往客商不少,船上下来就想找点吃的,或是临上船了想带点嘉州特产走,出手都颇为阔绰大方。
看嘉州大佛的游船也是从这起航的,能去对岸乌尤寺,登山看大佛,也能直接坐船游岷江,船上看大佛。
嘉州大佛闻名中外,闻名而来的游客可不少,出来玩,吃饭、买东西也比平日要大方。
周砚眼光真不错,这地方可不光是嘉州本地人喜欢来逛,每天来往的外地人都能带来不少生意。
以后真把店搬上来,生意肯定也不会差。
赵铁英都想好了,正对着码头大门口的方向修一个大灶台,天天把跷脚牛肉炖在那里,牛骨汤的香气飘散开来,从船上下来的饥肠辘辘的客人闻着味就来了。
“妈妈,院子里还有一个大大的秋千呢!鱼缸里养着金鱼,还有好多房间可以躲猫猫,可好玩了。”周沫沫同样满眼期待的问道:“我们什么时候搬家呢?”
“这就想搬家了?”众人闻言都笑了。
“还早着呢,咱们还要在这里开店挣钱。”赵嬢嬢笑着捏了捏她的脸,想了想又道:“要不咱们过年上去住几天?到时候把大家一起喊来热闹热闹?也好让大家知道咱们以后在嘉州的家在哪里。”
“我看要得。”老周同志点头。
“我觉得也可以,东西都是现成的,到时候买两床被子就能住。”周砚笑着点头。
“要得!到时候我去买,打两床新被。”赵嬢嬢点头,已经开始认真盘算起来:“还要买个新暖壶,买两个搪瓷盆……”
“妈妈,我想要一个新的小枕头~”
“要得,回头我给你做一个。”
“木啊~爱你妈妈!”
看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买房对于家庭的意义,周砚在这一刻深刻感受到了。
那种喜悦和对生活充满了盼头的感觉,是他独自获得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家,让这种获得感放大了。
“你说打算把这个房子推翻重建,啥时候开始整呢?”老周同志问道。
赵嬢嬢闻言也是看向了周砚。
周砚略一思索道:“年后再慢慢规划,我要考虑下是一次性把它整巴适,还是先简单整一下,过几年等修建楼房的各方面技术有了进步再好好整。”
“你要准备修成两三层的楼房,估计要不少钱哦,他们说红砖和水泥多贵的嘛。”赵嬢嬢说道。
“章老三为了给儿子娶老婆,今年年初在镇上修了幢一层半的楼房,面积不到一百个平方,了四千多块钱,欠了一屁股债。”老周同志说道,“外面红砖墙,里面也是红砖墙,家具也没几样,还没我们现在楼上安逸。材料太贵了,人工反倒算便宜的。”
周砚笑了笑道:“我要修的话,标准肯定比章老三还要更高一些。一楼门市挑高,至少三米五以上,这样才显得宽敞明亮,以后要是装修吊顶,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二楼要是考虑做成包厢,那我们三楼可能还要再修一层拿来住。
水泥预制板我觉得不太靠谱,想看看能不能做成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框架,以后要是遇上小地震也不容易开裂倒塌,住着安心些。”
这个问题,这段时间他其实一直在思考。
四川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每年都得晃几下,这事是没法避免的。
现在乡下还有人在建土夯房,能建上砖瓦房的都是村里有本事。
周砚不太了解当下的建筑行情,但心里更偏向于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保证整体框架强度。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这事,他准备哪天找孟安荷了解一下行情,她是建筑院的领导,肯定更清楚。
老周同志沉吟道:“钢筋混凝土现浇,怕是要用好多水泥和钢筋哦,你房子那么宽,算下来要的钱怕是不得了哦,章老三家用的是水泥预制板,他说还是安逸。”
周砚笑着说道:“修房子是一笔钱,我们要去城里开饭店,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随便,需要进行整体装修,这里还要再准备一笔钱,我估计最后弄下来,要到四五万块钱。”
“四五万!”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听完都惊呆了。
这要放以前,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毕竟老周同志杀一年牛还挣不到一千块,要四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挣到四万块。
赵嬢嬢笑着道:“我看行!我们努力干半年,平时少点,多存点,不就挣到了!既然要整,那就一次性整巴适!”
“听你妈的。”老周同志点头。
“听妈妈的话!”周沫沫跟着点头。
周砚笑着点头:“要得,那就听妈的,回头我去打听一下行情,再找个专业人士帮忙画个设计图,我们建一个嘉州美食新地标出来!”
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搞事业,这种感觉周砚可太喜欢了。
周砚没那么大野心,他就想在嘉州搞个百年老店,几十年后都不显过气,提前多点钱夯实基础也是值得的。
“对了,我今天招了个新服务员,明天早上就会来上班。”周砚说道。
“你不是去做饭吗?怎么就突然招了个服务员?”赵嬢嬢大感意外。
周砚把李丽华的基本情况说了一遍。
赵嬢嬢听完笑着点头:“要得,手脚麻利,品行端正,这两点就足够了,找个人,我和赵红立马就要轻松不少。”
周砚抬手看了眼表,“五点了,我去整晚饭,早上那只鸡只取了鸡胸肉,我早上还买了芋儿,今天晚上就吃芋儿鸡嘛。”
“好!我喜欢吃芋儿~”周沫沫立马蹦着道。
“要得,上回你师兄整的芋儿鸡好吃的很。”赵嬢嬢也是笑着点头,“我去给你削芋儿。”
“我去给灶灶喂饭饭~”周沫沫跟着往厨房跑。
“我第一回整,肯定不如郑师整得好,多练习嘛,回头过年聚餐才拿得出手。”周砚笑着转进厨房。
一个小时后,周砚端着一大盆芋儿烧鸡出来。
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一份不错的芋儿烧鸡】
周砚嘴角微微上扬,比起郑师兄做的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不过对于初次尝试复刻的周砚来说,能够步入【不错】这个门槛,已经十分满意。
上回没白学。
刀工、火候、调味的全面提升,带来的好处正在凸显。
对于这种烹饪技法相对简单的菜,只要有人愿意认真教他一回,他就能大差不差复刻出来。
但从【不错】提升到【相当不错】再到【极其不错】,那就需要不断地练习了。
赵嬢嬢从厨房出来,她的手里端着另一份芋儿鸡
【一份不够完整的芋儿烧鸡】
——周沫沫特供减辣版。
考虑到小家伙实在吃不了太辣的菜,所以周砚在炝辣椒之前,先给周沫沫单独盛了一碗出来。
这样就不用涮米汤了,微微辣味来自于豆瓣酱,香味不减,只是少了些麻辣滋味。
早上还剩了些猪头肉,周砚切了一盘,然后把剩下的一斤猪头肉切了,送到了隔壁保卫科,可把值班的保卫科干事们乐坏了。
“哇喔!今天的芋儿好好吃哦!比上次的还要好吃呢~~”周沫沫夹了一个芋儿咬了一口,大眼睛亮晶晶的,立马开始夸夸。
“这碗都是你的,慢慢吃。”周砚笑着说。
“这么多吗?我好幸福哦!”周沫沫嘴巴微张,想了想,抬头看着周砚问道:“锅锅,我要是吃不完的话,可以留着明天早上吃吗?我想把面面放在里边拌着吃!”
“当然可以。”周砚笑着点头,小家伙的拌面之魂已经觉醒了啊,还知道把吃不完的好菜留着明天下面。
周砚先给自己盛了碗米饭,从红汤里夹起一块芋儿,小口吹了吹,喂到嘴里。
芋儿裹着浓稠的酱汁,鸡肉的鲜香融入汤汁,又被芋儿吸收,轻轻一咬就在嘴里化开,一口下去,麻辣鲜香,细腻柔滑。
味道是不错,不过周砚细细品味,芋儿的口感似乎过于耙软了一点,下芋儿的时机早了点,芋儿过于耙软,便会溶于汤汁,汤汁变得过于浓稠了些。
再吃了一块鸡肉,口感依旧鲜嫩,但细嚼又稍差些许。
或许和鸡是早上杀的,放了大半天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火候还要略做改进。
周砚在总结经验,但丝毫不影响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大快朵颐。
“嗯!好吃!我感觉没啥区别的!味道巴适得很!”赵嬢嬢嗦一根鸡爪,相当满意道。
“是好吃。”老周同志扒拉着米饭,也说道:“这汤汤等会留着,明天早上我也要用这个下面。”
一锅芋儿烧鸡,吃到最后只剩下半盆汤和几块鸡肉。
芋儿果然一块都不剩。
老周同志端着碗去洗,赵嬢嬢拿了毛巾把桌子仔细抹干净。
周沫沫吃饱了饭,换到隔壁桌去看小人书了,今天看《武松打虎》,盯着那头吊睛白额虎看了许久,回头看着周砚问道:“锅锅,老虎是长这样吗?看着跟好像啊。”
“因为他们都是猫科动物,不过老虎可大只了,跑的快,又会爬树,还会游泳呢。”周砚笑着给她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