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孙可望这个乱臣贼子他居然发兵围了皇宫,如果不是辽国公指挥建州左卫拼死突围,朕怕是再也见不到你了。”
永历的状态接近崩溃。
李定国望着盔甲染血的兀儿特和他身后已剩不多的正蓝旗将士,一时间百感交集。
“来人,扶皇上去歇息。”
永历离开时,李定国丢了一个眼色,兀儿特秒懂。
俩人一前一后走到营外。
“辽国公,孙可望真反了?”
“是,他的兵来的很突然,当时箭如雨下,我的弟兄只冲出来300多人。”
“为什么??”
兀儿特苦笑:
“晋王殿下,我有句话不吐不快。”
“国公请讲~”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秦晋两藩势均力敌,本来就没法在一个屋檐下共存,早就该分家了。”
李定国愣住了。
半晌~
“本王其实也知道,但本王拉不下脸,因而一直磕磕撞撞的共存,寄希望于秦王殿下能够识大体,顾大局。”
兀儿特默然。
此刻,他内心处有一小块崩塌了。
……
贵阳。
秦王府。
“大局?谁的大局?他李定国的大局吗?”
暴跳如雷的孙可望拔出宝剑架在被自己俘虏的东阁大学士吴贞毓的脖子上。
“秦王!抗清事业刚刚出现大好局面,南方半壁江山就在眼前,我们不能内讧啊。你杀了老夫没关系,老夫只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放弃前嫌协助晋王打赢湖北会战?”
“协助?”孙可望满脸戾气,“吴大学士,我协助他打赢了清军,你猜他下一步会对我做什么?”
“秦王!大局为重。”
“去你妈的大局。”
孙可望一剑刺入吴贞毓的胸膛。
“你口口声声大局,他口口声声大明。如果他李定国安心做第二把交椅,尊我这个义兄为王,能有今日的局面吗?”
拔剑,吴贞毓飙血倒下,死不瞑目。
当日~
来不及逃跑的明廷文武官员十八人被集体斩杀,首级悬挂于城门口。
孙可望下令贵阳全城戒严,并在云贵桂三省公开捉拿永历李定国一系的文武官吏,即捕即杀。
与此同时,他的心腹冯双礼控制了全州,堵住了李定国撤回广西的必经之路。
……
四月初四。
清军开始渡河,明军拔营后撤。
如此默契的行为背后却是两位主帅心意的意外撞车。
李定国和兀儿特俩人琢磨了一晚上,认为当下局势危急,腹背受敌,必须打败正面清军才有生存空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定国下令前锋拔营后撤,让八旗兵安心渡河,双方摆开阵势厮杀,在野战中尽量给予八旗兵重大伤亡。
虽然很难,但没有更好的选择。
李晋王的心思很简单,蒋大帅的心思很复杂。
首先,绝对不能输。
输了,顺治会杀自己,八旗会杀自己。永历帝也不会感谢自己,如果明军真打进了京城,自己肯定被大卸八块。
其次,要收复失地。
重新夺回湘鄂赣三省,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确定自己大清擎天柱的地位。
最后,满洲八旗还需减丁。
根据户部统计的数据,满洲旗丁数量勉强接近9万。
9万,太多了!
满洲旗丁存量必须降低到7万以下,否则,顺治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不舍得分权,自己的路还是走不宽。
但不能少于5万,否则,失血过分的大清国会猝死。
蒋青云准备用八旗兵的血“换回”湘鄂赣三省,顺手让李定国甩掉孙可望,从头开始,重新奋斗,多撞南墙。
人才难得,将来时机成熟了可以收入囊中。
总结下来,蒋氏战略方针就四个字——“存地失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