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 第320章 听陈扬的课,能成为大神。(求订阅

第320章 听陈扬的课,能成为大神。(求订阅

而要实在是等不及,震旦这一边也安排了直播。

……

一个星期之后。

陈扬在震旦的《网络文学发展史》课程正式开始。

陈扬一进场。

一眾同学都是兴奋的站起来,异口同声的说道:“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陈扬不知道其他的大学会不会一直按著传统。

反正震旦一直坚持从小学上课的礼法。

每当上课的时候,都是一眾学子起立,向老师问好。

老师点头之后,一眾同学这才座下。

“各位同学,好久不见,我是陈扬,此前几年也在震旦上学。但一恍时间,毕业已经多年。接到苏校邀请,想让我在震旦开几节课。我呢,虽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不过,要我讲汉语言文学,那实在是没资格。好在写了这么多年的网络小说,对於网络文学倒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我將与大家一起分享网络文学。”

“不过,上课之前,我看了看名单。我很奇怪啊,你说学中文,学文科类的一眾同学对於我的课感兴趣。怎么学理科的,学工科的……对於网络文学也这么感兴趣?”

这让现场眾人大笑。

其中一位工科博士站了起来:“陈扬老师,我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我一直有一个成为作家的梦。”

另一位也站了起来:“我也是。”

“我也是。”

不少人都是举手。

可以说。

不管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

成为作家,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过。

可惜后来因为种种,最后成为不了。

但哪怕如此,大家內心其实对於写作,对於成为作家还是很期待的。

毕竟。

作家就像上帝一样。

每一次写作,作家就像上帝造梦。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啊。

陈扬也是微微笑了起来。

他其实也是啊。

只不过。

他比不少人更为幸运一些,能成为作家。

而且还能靠这一行吃得上饭。

“看来大家都想成为作家啊。不过,我研究了一下。不管是我们震旦还是北大更或是清华,都没有专站培养大家成为作家的课程。甚至,都没有一门培养大家怎么写小说的课程。就拿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讲的也是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等等。”

“很多时候不少人会怀疑,讲这些有没有用,讲这一些好像与能不能成为作家,並没有太大的联繫。但事实上,写作这种东西並没有一个具体的工式,我们只能通过对於其他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理解,最终找到一条適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不过在网络文学这一块来说,我觉得稍微会比传统写作更为清晰一些。或许,听完我的课程之后,大家对於网络文学,以及如何写网络小说,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和大家稍微互动了一下。

陈扬便正式开讲。

“说起来,网络文学的歷史很短。我们目前普遍定义的网络文学元年,是1997年痞子蔡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然,在他之前,有没有网络文学?当然也有。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別將这个文学定义为网络文学,直到他出名之后。”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一下,什么是网络文学?”

陈扬提了一个问题。

很快就有学子举手回答:“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

陈扬点头:“说得非常好。”

陈扬继续说道:“理论上来说,发在网上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但,他只是网络文学1.0时代。在当时,虽然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知道了他是网络文学。可是,当时的网络文学与我们现在的网络文学並不一样。”

“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我把作品发到网上,那他就是网络文学了。於是,因为这个概念,当时產生了第一代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

陈扬一边说,一边打开ppt。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这个网站。”

“这个网站站长叫朱威廉,他是一位美籍华人。创建网站的时候,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就是他喜欢写点东西,网上又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於是他就创建了。並且,在创建之初,榕树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並吸引了很多现在我们都能叫得出名的一眾作家。”

“比如李寻欢,安妮宝贝,今何在,郭小四,韩韩……等。这一些作家,有一大堆还活跃於目前文坛,並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作家当时成名,真的是天赋亦稟吗?”

此时。

直播间处。

一眾网友,以及一眾圈內的作者也是议论纷纷起来。

“是啊,这些作家不就是有很强天赋吗?”

“李寻欢,韩韩……他们肯定有很强天赋啊。”

台下一眾同学也是这般认为。

陈扬却是笑了笑:“要说天赋,多少有一些天赋。但真正让他们成名的,不是他们的天赋,而是载体的不一样。”

“陈扬老师,什么是载体?”

“就是承托文字的物体。”

陈扬说道:“最早文字的载体可能就是大地,岩石……我们的祖师拿著石头或者是树枝,在大地上画画,在石壁上创作。但是,时间一长,这一些字或图都会消失。后来,我们的祖先就想到了在龟甲上面刻字,於是就有了甲骨文。”

“再后来生產力更为先进了,我们的祖先就在织物,如布,绵,锦……上写字。再到后面,就是到竹子上写字,於是有了竹简。再后来发明了纸……直到网际网路出现之前,我们一直都是在纸上写字。”

“当然也不完全是。在发明纸之后,我们的载体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我们出现了一些杂誌,报纸,期刊……等等,这一些载体虽然也是纸,但每一个载体的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拿最早的甲骨文来说,因为龟甲很硬。要想刻在上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祖先所刻的甲骨文並不多,每次刻字都是几十个字,一百多个字左右,有的甚至就只有几个字。”

“而到了织物,竹简时期。写字就更为容易了,但也只是相对容易。写在布上容易是容易,但布太贵,穿都不一定有这么多衣服来穿,更不用说拿来写字。於是更多的是写在竹子上,可写在竹子上其实也不方便,至少在携带这一块不是很方便。既然写在竹简上不方便,所以很多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一般也不长。”

“比如说道德经,只有5000字。论语也是1万多字,易经也只有几千字。为什么他们不写长,因为写长一来携带不方便,二来也不容易传播与复製。最长的就是写在竹子上的史书了,如汉书,大概有70多万字。但这70万字,也是作者了40年的时间才写成。要是换成我,70万字,高峰时期,我一个月搞定。”

“噗……”

冷不防的陈扬一句我一个月搞定70万字,却是让眾人目瞪口呆。

隨后则是掌声疯狂袭来。

直播间內一眾同行作者乐不可吱,没想到不扬神在上课的时候都来了一个装逼。

不过装逼是装逼。

但人家一个月70万字是真的。

当时陈扬在写《我有一个装逼打脸系统》的时候,就疯狂的更新过。

你不服都不行。

“直到纸的出现,我们所写作品的长度,这才多了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载体的不同,对於书写內容有著非常大的限制。甚至就是有了纸之后,也不是你想写长就写长。一系列的作品除了受到纸的约束之外,还会受到当时印刷条件的约束。有很多先贤写的经典,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与印刷,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我们回到榕树下这一个网站。可以说,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做为网络文学的载体,他又与传统的纸质有了很大的区別。

这让大家在上面所写的內容,可能不再是与传统纸质出版的那些作品一样。

之前没有纸的时候,是字写得少,每一句都像微言大义。

有了纸之后,作品写得长了,內容也变得更为丰富了。

於是出现了小说,戏曲……等在当时並不当文学的类目。

再到近现代。

又有了散文,现代诗,小说,剧本等。

那么。

由纸再到网际网路。

他又有了一个巨大的变革。

初期1.0版本的变革,他还是那么的巨大。

他的变革是写作手法的不一样。

他的写作手法更为的天马行空,更为的富有想像力,更为的接地气,也更为的语言多样化。

隨即。

大屏幕上,陈扬例出了“今何在”的名言: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我要这眾生,都明白我意;

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海贼:百兽团的地灾固拉多 人在阳间,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 从每日一卦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我在未来留过学 溯回之夏 尘中镜 半岛:我玩的就是真实! 港综:财可通神,我为所欲为 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