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到站,明天你们可以派车过来。这是我的名片。”说着,颜辉把名片递给了对方,转身就准备离开。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领导站起身来想问什么,看了看名片最终也没问,他到现在都有些不敢信,还需要去核实一下颜辉的身份。
这个时期,运力本身也是稀缺资源,他不可能因为颜辉几句话,就调几台卡车去木材市场。
颜辉走后,领导们经过简单的调查,就知道颜辉这人不假,是个闽省的老板。但是,根据简单的调查,颜辉并不是什么大老板,资产甚至都不到百万,这次直接捐超过10万元的物资,实在是让人感动。
“这样的同志,这是什么样的情怀?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建业就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小王,这个事现在还只是口头阶段,我们没看到木材,先不要急着汇报,但是明天过去装车的时候,记得带上报社的记者。”领导给了指示。
“明白。”
颜辉也没想那么多,他出门之后,只觉得雨变小了,路过长江的时候,他甚至觉得波涛都小了,心里对自己的铁路运输充满了信心。
当老板,信心比金子都重要,颜辉今天到政府,听说建业目前不需要原木救灾、只需要原木储备或增援外地,他心里踏实了太多。
有些时候,普通人包括商人也不会太信任天气预报,但颜辉这次听到的这句话,是绝对可信的。
这几天洪峰越来越大,颜辉本来都没有勇气再搞几个车皮,但商议完捐物的事宜之后,颜辉直接把订货量拉满,甚至开始提前收定金。
上次堂哥带人来,在很多人眼里,颜辉都不再是“暴发户”,而是很有渊源的豪族,这让颜辉的市场形象再上一个台阶。
明天的420方原木,颜辉确定了捐120方,剩下的300方颜辉直接开始收钱卖货。
仅仅是两个小时,颜辉就把这300方原木卖掉了,价格定在了800一方,没有继续提价。
“老五,你捐款我能理解,但是你为啥不按照1000块钱一方来卖?虽然慢点,但是两天我肯定能卖掉!而且,你这么快卖出去,别人可能继续高价往外卖”老三没忍住吐槽了一句。
“我们要做长期的生意,800已经很赚了,我们捐掉120方,都不亏钱。1000是可以卖得掉,但是等洪水过去,背后指着鼻子骂我们的声音你可堵不住。”颜辉拒绝了老三的提议。
“那你可以给你表哥啊,他800接货,然后再偷偷1000一方往外卖不就是了?”老三还是不理解。
“一方面,谁都知道我俩的关系,你这个说法没什么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卖1000一方,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这么大的利润,哪怕风险再大,也会有一堆老板重新大规模进货!要知道,他们的货大部分都是奉天的,比我们周期快起码三天!如果都大规模进货,我们下批货能卖什么价格?你想过没有?”颜辉还是耐心地给老三解释了一下。
做生意最忌讳做绝,现在别的商人有人在运输、有人在停业,目前的价格可以维持一个现阶段的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贸然打断这个平衡肯定是错的。
“有道理那下批货什么时候到?”老三期待道。
“很快,不用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