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无主也轮不到你啊。”周悦笑骂道,“你这一副见到猎物就饿狼一样的表情,人家远远看到你就先得被吓跑了。”
听到这话,几人均是笑了起来,气氛也是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同时话题也很快就转移了,毕竟这种话题继续说下去并不太好,大家都是有点情商的人,当即打趣了几句后,便说说笑笑的朝着下一个区域出发了。
接下来又逛了一些社团展位,但依旧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直到逛到最后几个展位的时候,陈默在一个展位前站定了下来,其他五人也是下意识的停止了行动,朝着这个展位看了过去。
这个社团叫做【推理俱乐部】。
刚一停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推理俱乐部——真相只有一个,但线索无处不在!】
展位布置得如同一个微型的刑侦现场分析中心。
背景是白板,上面贴满了各种摹拟的“案件”照片:伪造的案发现场、虚拟的人物关系图、时间线梳理、以及用红笔圈出的各种“疑点”。
旁边还有一个展示柜,里面放着一些基础的道具:不同倍率的放大镜、白手套、证据标签、甚至还有模拟指纹采集和足迹鉴定的简易工具包。
几位社员穿着打扮也格外“正常”,甚至可以说一丝不苟。
他们没有在热烈招揽,而是单纯的在进行“静态展示”和“智力吸引”。
展位中央摆着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迷你谜题】,供路过的新生尝试破解。
比起其他社团主动招揽新生,他们光是入社就得先经过考验,就比如眼前的谜题,你至少得破解一个,才能够提入社申请的事情。
这让本来就小众的社团,社员变得更少了。
但他们依旧有着自己的坚持,不会为了扩大社团,而妥协一分。
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侦探精神吧。
在找齐足够的线索和证据之前,侦探们也不会为了提前破案而妥协性的以不够完备的信息去指定凶手。
陈默就是看到这些谜题,才一瞬间就被吸引住的。
推理社提供的谜题种类多样:
一个逻辑网格谜题:需要根据几条文字线索,推理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属性。
一个视觉观察题:两幅看似相同的图片,但其中有若干处细微差别,需要找出所有不同。
一个密码破译题:给出一段简单的替换密码或凯撒密码,要求解密出一句英文或中文短句。
一个简短的文字推理题:描述一个微型场景,要求推理出死亡方式或凶手手法。
每个小谜题旁边都围着几个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的新生,有的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有的则和同伴低声讨论。
社团成员则在一旁观察,偶尔会给予一点不痛不痒的提示,但绝不会直接给出答案。
这让推理社周围的气氛格外的安静和专注,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恍然大悟的轻微惊叹。
“这个俱乐部看起来有点意思!”周悦立刻被吸引了,她天生就对这种需要动脑的解谜游戏充满兴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