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整顿学风
苏泽下令,李如松不敢怠慢,立刻衝出了学舍,从司號兵手里抢过了集合號。
原本大明是用鼓声作为军事信號的,不过苏泽提出使用號声集结后,戚继光在新军中推广了效果確实不错。
號角可以隨身携带,这样每个队伍只要配备一名號兵,就能够將上级的命令迅速传递下去。
號声嘹亮,虽然不如鼓声的穿透力强,但是在战场上作为信號实在是方便太多。
李如松是將门子弟,武监採用军事化管理,每日用號声集结,他也很快学会了吹號。
隨著集结的號声响起,武监內也出现了一些骚乱。
按照武监的规矩,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集结的號声响起,武监生就要放下手上的事情,在吹號的地方集结。
但是很显然这项制度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號声响起一炷香时间后,只有寥寥几个武监生来到学舍前。
一炷香时间过去,苏泽从陈亮手里拿过名册,接著开始点名。
苏泽冷冷的报出名字,没有应答的他就会勾上红圈,等到点名完毕,没来集结的都是朱时坤为首的勛贵家子弟。
苏泽名册收入袖子,接著迅速点出了几个名字,都是刚刚隨著李如松起鬨,扰乱课堂纪律的武监生。
苏泽问道:
“我武监的校训是什么?”
苏泽一连问了几个人,全部都答不出来,到了李如松的时候,他大声说道:
“回教务长,是『精武礪技,令行禁止』!”
苏泽看向李如松,大家都是紈絝,但是有人就能记住校训。
而且李如松確实是上过战场的,他十四岁就隨著父亲李成梁作战,在原时空也是一名驍將。
苏泽说道:“校训乃是陛下钦定,尔等连校训都记不住,是要本官上奏陛下吗?”
这下子那些武监生慌了。
他们来上武监,就是为了承袭自家的军职,如果皇帝一怒之下夺去他们的世职,那就怕立刻自杀去见了祖宗,魂魄都要被打散。
“尔等初犯,回去罚抄五百遍,明日送到本官手上。”
虽然逃过一劫,但是罚抄五百遍校训,还是让这些世职军官子弟脸都白了。
李如松憋著笑,苏泽的眼神扫过他说道:
“李如松罚抄一千遍。”
“大人!为何我要重罚啊!”
苏泽冷冷的说道:
“他们记不住校训犯错,你记得住校训犯错,那就是知错犯错。”
“『令行禁止』,就是要在武监內听从教官的命令,公然扰乱课堂秩序,自然要重罚!”
听到这里,李如松连忙低下头。
自己一个將门子弟,竟然失心疯和当朝翰林斗嘴。
李如松也明白,为什么父亲將苏泽列为不能得罪名单的前几位了。
又过了一会儿,那些得到消息的勛贵子弟,包括现任成国公的弟弟朱时坤,小跑著来到了学堂前。
苏泽又点了一次名,接著说道:“李如松,违反武监校规,擅自离校,当如何?”
李如松支支吾吾的说道:
“初犯笞十,再犯笞五十。”
苏泽点头说道:
“你们几个去行刑。”
刚刚扰乱课堂秩序的世职子弟一脸的惶恐,让他们去打勛贵子弟?
可看著苏泽满脸的杀气,如果他们不去动刑,怕是这笞刑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果不其然,苏泽说道:
“施刑不利者,同罪!”
听到这话,这不打也要打了,李如松拿起了教室后的竹板,这是施展笞刑的刑具。
笞刑,就是用竹板打人的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这在五刑中算是最低的一级,但是对於这些勛贵子弟来说,侮辱性质大於肉体疼痛。
果然好几个桀驁的勛贵子弟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只不过为首的朱时坤作出一副老实受刑的样子,其他勛贵子弟才没有妄动。
苏泽冷冷的说道:
“不愿意遵守武监校规的,现在就可以离开,不是武监生员,就不用受刑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好几个勛贵子弟蠢蠢欲动。
但是朱时坤却將外衣脱下,老老实实趴下说道:
“教务长,学生领受刑罚。”
苏泽点点头,示意李如松过去行刑。
我打成国公的弟弟?
李如松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快要让他晕过去了。
別说是李如鬆了,估计他爹李成梁站在这里也会腿软。
可看到苏泽的眼神,李如松还是拿著竹板,他轻轻对朱时坤说了一句“抱歉”,然后就用力抽打起来。
朱时坤咬著,但是到第七下的时候还是发出惨烈的叫声。
李如松看向苏泽,看到苏泽冰冷的眼神,李如松又继续打了三下,足刑之后才放下竹板。
这时候李如松发现自己完全湿透了,这行刑比受刑还折磨。
李如松和朱时坤做了榜样,武监內就出现了奇妙的景象,哭丧著脸的世职子弟,打著勛贵子弟,勛贵子弟的惨叫响彻武监內。
等到所有人领受刑罚完毕,苏泽又將所有武监生召集到校舍中。
“本官疏於武监事务,是本官的过错,陈教官和诸位教官辛苦了。”
苏泽向一眾武监教官稽首,嚇得这帮教官连忙回礼。
紧接著苏泽说道:
“武监之设,乃是为国育才,是百年之国策。”
“为此陛下亲任监正,定国公任监副,也是为了明確你们天子门生的地位。”
“尔等父母兄长將你们送来武监,也是希望你们学有所成,报效大明。”
“可是你们呢!?”
苏泽提高音调,在场的武监生纷纷低下头。
“李如松!”
“学生在!”
李如松本能的站起来,苏泽接著说道:
“如你课上所言,你是觉得陈教官和诸位教官不如你?”
“学生不敢!”
苏泽淡淡的说道:
“五日之后,武监內来一场比试。”
眾人看向苏泽。
苏泽说道:
“所有武监生分成两组,五十名勛贵子弟和二十名教官一组,世职子弟二百五人一组,在武监校场比试一场。”
“李如松,就由你来指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