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笑道:“你不记挂在心上就好,你去罢,召众人来说裁减的事,给她们三日时间。此外,人心浮动之际,切记安排人看好各处房屋。”
探春点头应下,送大姐姐回侧殿后,才派人去将各个管事婆子召来,仍旧在议事厅坐下,等人来齐。
“姑娘好。”
“三姑娘好。”
众多管事婆子脸上堆笑的来到,跟正襟危坐在主位的探春问安,她们都听到了要裁减人员的风声,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她们绝没想到的是,就在不久前,三姑娘还在皇帝屋里受宠,被男人搂在怀里疼爱,哪里是现在顾盼神飞,冷冽威严的模样?
“人都来齐了?”
探春漂亮的双眼环视一周,声音淡淡的:“其余话我也不必说,相信你们也听闻了消息,陛下曾降旨命大姐姐与皇后娘娘裁减宫人,前不久,又有旨意下来,裁减大观宫内无用之人,特许你们出去,尚且年轻能生养的,去军营配夫婿,年老的去寻家人,各人会有一些银子的遣散费。”
一席话顿时炸开了锅。
等探春挑一些重要的人说出来,各个婆子更是胆颤心惊,有人当即跪在地上哭道:“三姑娘,求你施恩,我这一把年纪还怎么出去配人?家里头的儿子又被罚去做徭役,我出去了要怎么过活?”
探春看了两眼她,仍旧狠心道:“你也不必来跟我哭诉,我知道你有两个女儿嫁出去了,去寻她们总归有地方能安身。”
人群中,林之孝家的心乱如麻,裁减名单中竟有她!
几个来围观的小丫鬟知道名单后,也唬了一跳,等探春宣布三日后裁人时,慌忙飞奔着回去告诉其他人。
一时间,大观宫内人心惶惶,被裁减的人除开一些想出去的,其余多数都不愿离开。
林之孝家的慌忙来到凤姐家里,恰好遇见平儿,说了事情后,被请了进去,她女儿林红玉正给凤姐捶背。
“发生什么事了?这般慌慌张张的。”凤姐笑道。
林之孝家的跪在地上,把红玉也给唬了一跳,听清楚母亲的话后,才怔怔的出神。
她素来总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可如今自己留在府里,母亲却被裁减出去,父亲又被罚做徭役,真真是一家人天各一方,再好的心性,此刻也是心乱如麻。
凤姐坐直了身子,思虑半晌后才说:“三姑娘竟把你也放在裁减名册里!”
林之孝家的无奈道:“莫说是我,就连老太太的几个大丫头,太太、大太太的陪房,也都被裁减出去了。”
又补充:“还有赵姨娘屋里的几个人,也被三姑娘裁掉一半,可见她是狠下心了的。”
不管是亲娘还是嫡母,探春一概不留情面,裁减掉多余的服侍人员。
平儿和凤姐尤未说话,回过神来的红玉就忙问:“陛下素日来都有体贴下人,可有别的恩旨下达?”
凤姐点头,对林之孝家的说:“你先起来,仔细再说。”
林之孝家的一番讲述。
红玉说道:“陛下虽未明说,可三姑娘要在三日后才将人送出府外,想来若是有人能求到三姑娘那儿,或许还能将人留下。”
说着,跪下朝凤姐磕头。
凤姐又思虑半晌,才笑起来:“亏你想得如此之快,眨眼就猜出三姑娘的主意。”
只是说完这句话,她又好一会没话说。
平儿去把红玉搀扶起来,劝道:“先坐着,能不能留再说。”说着,瞥一眼凤姐:“你在奶奶屋里伺候,奶奶也不会放着你不管。”
凤姐冷笑:“我不管,不是还有你呢?你去求情跟我去求情都是一样。”
林之孝家的不解其意,红玉却是知道的:主仆两人都给皇帝侍寝过。
平儿先让两人出去了,说再想想办法,转而朝凤姐笑道:“奶奶拉不下面子去求三姑娘?”
“哼。”
凤姐又歪在榻上,将养着的白色短尾猫抱来,一边抚弄猫儿,一边寻思着说:“小红说的话有理倒还好,我去求三丫头也能求来,可若是三丫头奉旨办事,我再去求岂不没了面子?老太太、太太们都没法子,裁了身边大丫头和陪房。”
平儿笑道:“奶奶去一趟养心堂,岂不快些?”
“小蹄子又不消停!”凤姐抬手拧她脸,啐她:“我看你是有些日没爬上皇帝的龙床,心痒难耐了!”
平儿也不辩解,伸手拉开她手,才笑道:“既如此,且等上一日,若是三姑娘宽容别人,奶奶再去为红玉说清。”
凤姐点头:“就这么办吧,你出去打听打听消息,这三日我是不好再出门的,若是有人来求见我,你只说我病了。”
她往日辖治下人严格,可也会有人来求她,干脆避而不见。
平儿出去了,和红玉商议一会,才出门去打探情况。
谁知,才出门不久,就有几人拦住她跪下:“平姐姐,救救我们!”
平儿定睛一看,这几人都是贾母、王夫人身旁的丫鬟,其中两个是贾母的大丫鬟,玻璃、翡翠。
平儿忙扶起她们,仔细一问,才知道她们也在被裁减的行列。
“我们知道,再求老太太和太太是不管用的,只能来求平姐姐。”
几个丫鬟都哀求着说。
平儿看着她们半晌,才叹道:“不是我狠心,可事情牵扯到圣旨,能不能求情尚不可知……老太太是念旧情的,放你们出去,准会为你们准备一些银两,好叫你们能出去嫁人。”
玻璃问:“家被抄了,府里的人哪还有银子?”
平儿笑道:“且放心,到时候会有的,你们都忘了,府里姑娘都是老太太的孙女、外孙女?岂会让你们白白服侍一场。”
宽慰一阵后,平儿送她们走了。
来到贾母院,进去后平儿才看到这次裁减所带来的影响。
林姑娘几人陪老太太坐着,屋外原本有十来个丫头婆子等着伺候,如今少了一半,剩下的也都提心吊胆的。
“平儿来了?快坐。”贾母见她进来后,笑着吩咐人给她一张椅子。
换做以前,平儿断然是没座位的,也不敢坐,但如今她已能坦然的坐在贾母跟前。
只是才坐片刻,就有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以及众多婆子们一起来跪在贾母跟前,朝王夫人、邢夫人哭诉。
一些被裁减的二等丫头们也跑来跪着,屋内屋外竟跪了将近百人,贾母叹息多时,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将她们都打发走。
黛玉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