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声音因彻夜未歇而沙哑,但是指着血诏上的字迹,仍是道:
“这是太皇太后的血诏,皆是董贼的罪行!”
王允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刚触到黄绢便猛地缩回,老眼中滚下泪来:
“太皇太后受罪了啊,董卓此贼,真乃罪该万死,死不足惜啊。”
“是啊,董卓此贼,先前杀大将军,后又软禁太皇太后,罢黜大皇子,决不会是忠臣,如今已是明了,欺辱先帝妃嫔,真是胆大包天!”冯芳亦是震动的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
“眼下不是算账、愤怒的时候。”
很快就回过神来的王允按住案上的血诏,目光锐利如刀,对曹操道:
“洛阳已被董卓掌控,血诏在此洛阳多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险。必须立刻把这份血诏送出洛阳,并且召集天下群雄。”
曹操抬眼,看着王允道:“那司徒的意思是?”
“关东!”
王允斩钉截铁,道:
“袁氏四世三公,影响力巨大,豫州牧袁绍在豫州,其弟袁术坐镇兖州牧,又有两大刘姓宗亲刘荆州、刘扬州,孟德本家在陈留亦有私兵。孟德带着血诏前往关东,凭太皇太后的名义召集群雄,必能掀起讨董大旗!”
说着,王允看向冯芳,道:“卫尉可向武睿侯禀报,武睿侯虽然坐镇并州,镇压救活军、夏胡族,不能调动太多大军,但是,只需要武睿侯响应,携带数万兵马,便足以震慑董卓,让天下群雄振奋、激动。”
冯芳闻言,立即点头道:“司徒放心,本卫尉立即给武睿侯传信,告知血诏之事,武睿侯定会响应!”
曹操也明白王允的担忧,深吸一口气道:
“司徒所言有理,如今洛阳、司隶之兵,皆为董贼之兵,是该早些把血诏传出去,召集群雄。只是可惜,曹操恨不得手持利刃刺杀了其!”
曹操颇为愤恨说道,曹操确想行刺董卓,但是,曹操也明白,就算是刺杀了董卓,泄了一己私愤,也不能毁了董卓这一方势力,而今最重要的是把血诏公布天下。
翌日早上,曹操直接纵马携带血诏出了洛阳城,九卿廷尉的官,曹操都直接丢了。
与此同时,冯芳也把血诏之事快马加鞭,传向并州的李昭。
曹操一路向东,畅通无阻,沿途村镇皆是一片萧索。
百姓们提着空瘪的钱袋,对着粮铺紧闭的门板哭骂,路边常有饿死的流民,身上还揣着董卓铸的劣质小钱。曹操看在眼里,攥紧了藏血诏的布囊,马鞭挥得更急。
数日后,豫州,颍川郡府。
袁绍正与谋士逢纪议事,便听闻曹操求见,顿时颇为纳闷道:
“曹操不是在担任廷尉吗?不在洛阳做他的廷尉,跑到豫州来做什么?”
袁绍虽然纳闷、惊疑,但是好友到访,袁绍还忙出去迎接。
却见州牧府外,曹操满身风尘,手中却高举一卷有着血字的黄绢。
“这…孟德,真是汝?汝不在洛阳担任九卿,何至于此?”袁绍先是惊疑看了一眼曹操手上的黄绢,看着曹操惊喜道。
“袁豫州!”
曹操直接将血诏递到袁绍面前,双目充斥血丝,道:
“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已天怒人怨,此乃太皇太后血诏!”
袁绍顿时震动,“董卓、天怒人怨、血诏”几个词,再结合如今曹操的表现,让袁绍又惊又疑惑。
袁绍展开黄绢,初看一眼,便是震惊,越看脸色越沉,读到周贵人的惨状时,当即震怒道:
“董贼果真篡权辱国,本州牧早看其乃国之巨贼!”
董卓逼走袁隗,朝堂上也压制袁逢,袁氏上下早就对董卓非常不满了,而今见到了董卓大逆不道恶行,袁绍当即大骂。
一旁的逢纪亦是很震惊,不过,忙道:“主公、廷尉,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在此议论,当进府中再议!”
袁绍也反应过来。
曹操倒也不迟疑,随袁绍一起入府。
大厅内,曹操迫不及待道:
“本初,太皇太后的血诏在此,天下诸侯皆不能坐视不理,吾意以太皇太后血诏召集天下群雄,共同诛杀国贼董卓!”
曹操目光灼灼看着袁绍,却是直接摊牌了。
袁绍闻言,当即拍着胸膛对曹操大声道:“孟德放心,有太皇太后血诏在,袁氏上下定响应,共诛杀国贼!”
曹操听着袁绍的表态,顿时神情一舒,他来到颍川先见豫州牧袁绍,一方面因为距离近,另外便是因为袁氏在天下的威望,有袁氏支持,势必引起天下群雄响应。
“有本初如此话,曹操便放心了!”曹操大喜说道。
很快,曹操便被袁绍安排下去休息了。
袁绍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大厅内。
袁绍坐在主位上。
逢纪、许攸、郭图、荀谌、颜良、文丑、朱灵等一众文武聚集。
郭图本在并州李氏麾下任职,但是因为之前在救活军并州之乱中,不顾李氏利益,过于帮助世家豪强,不再被李昭重用,郭图自感在并州没前途,便请辞回了颍川郡,转投在了袁绍麾下。
袁绍麾下众文武听到了太皇太后血诏皆是震惊万分。
逢纪在旁率先拱手道:“主公,逢纪以为,董卓逆行,人神共愤,此时举兵,必能收拢人心,天下群雄皆会响应,若是形成盟军,则需有盟主,主公若牵头,声望必能压过各路诸侯。”
逢纪话音刚落,许攸便抚掌附和道:
“元图所言极是!主公出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由主公牵头讨董,名正言顺!那曹操不过是借太皇太后血诏行事,真要论号召力,天下诸侯谁会服他?”
说着,许攸眼中精光一闪,道:“更何况,袁司徒被董卓逼出洛阳,主公此时举兵,既能为叔父雪恨,又能赚足天下忠义之名,此乃天赐良机!”
其余谋臣纷纷对袁绍附和。
袁绍听了也是精光大冒,猛地一拍桌案,道:
“好,既如此,立即传本州牧令,拟讨董檄文,详述董卓罪状,附上太皇太后血诏抄本,遍发天下州郡。颜良率五千兵马为先锋,进驻酸枣,搭建会盟高台,召集天下群雄前来会盟,共同讨伐国贼董卓!”
……
就在曹操到了颍川后,很快一道道讨伐国贼董卓的檄文以及太皇太后血诏传向荆州、兖州、益州、扬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
而在晋阳城中的李昭也收到了来自冯芳的信报,李昭立即召集麾下文臣武将。
随着太皇太后血诏传出,董卓恶行传遍天下,大汉各州一时间皆是沸腾、激荡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