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不愿意相信的消息
柴旦镇的晚风裹着干燥的沙砾拂过剧组临时扎起的帐篷区,《火星救援》的拍摄算是很顺利,当地天气也给面子,没有下雨。
而《天才枪手》的话题这些天依旧在持续发酵,随后又传出了一个小道消息。
“《天才枪手》剧本是编剧团队专程为刘伊菲量身打造的专属剧本”
消息一经流出,便迅速在业内论坛和群聊中引发新一轮震荡。
此类信息在过往不算罕见,但这次不同。
因为这不是“参与创作”,而是“围绕某一位演员定向开发”的待遇。
要知道编剧团队不是泛泛之辈,还含有吴宸、宁浩、邢爱那、岳小军这些当下正炙手可热的创作人。
抛去吴宸,里面的编剧都是宁浩团队的专属编剧,都是亿元项目编剧团队。
不少女演员在最初震惊之余,第一反应是不愿意相信,于是纷纷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发出了质疑与不甘:
“不至于吧?专门为刘伊菲写剧本?这是宁浩的专属编剧团队耶.”
“你说剧本参考她形象我信,说她参与创作我也信,但你说一个团队几个月专门给她一个人打磨剧本太夸张了。”
“业内还有人有这个待遇,不可能,这.”
“.”
只是众人心里虽然不想这样承认,但是看了看编剧名单,又仔细想了想,感觉有点心累。
因为这剧本从立项到报批的效率,再到选角节奏与公布方式,都显得太“协调”,甚至有种“为她定制”的精准感。
再加上她主演,吴宸特别出演,这种级别的绑定,让许多演员都明白了:这还真不只是捕风捉影。
只是心中的酸意,已悄然漫过唇齿之间。
而更酸的,是那些年纪相仿、同为当打之年的女演员们,一时间议论纷纷。
相比之下,吴宸和宁浩两人都没有在意,毕竟这消息又不是什么大事,况且这事确实也是真的。
而与此同时,整个圈子注意力也逐渐转移到即将到来的戛纳电影节。
媒体编辑室里,戛纳报道小组正准备稿件时,有人忽然提起一句:
“对了,《梅兰芳》今年不是说要冲戛纳的吗?”
“哎,现在改口了,说赶不及后期。”
“真的假的?”
“真的,昨天剧组还专门发了个声明,说没官宣过要参加戛纳。”
消息一出,整个编辑室响起轻不可闻的低笑声。
业内所有人都知道,陈凯哥在去年《梅兰芳》开机发布会上讲过“再折一枝金棕榈”的豪言壮语。
此时业内暗地里偷笑的人不少。
作为国内几个备受关注的导演,明里暗里妒忌的人都很多,尤其是这个圈子里
不过剧组也不是毫无动作。
仅仅隔天,《梅兰芳》就发布了新的销售成果:该片已高价售出日韩地区版权,单日本市场销售金额就超过百万美元。
这算是一种“转移话题式”体面。
不是没成,只是我们选择了另一种路线。
而在柴旦镇,听到这消息后,姜闻在沙丘后的小帐篷边一边研读着剧本,一边笑着点评道:
“陈凯哥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