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也在继续的播放着。
这一次,讲述的是罗马军人的工资。
【除了谷物,军团士兵还食用各种各样的其他食物。】
【对骨骼残骸的分析表明,罗马士兵比当地居民食用更多的肉类。】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薪酬较高。】
【薪酬高,就意味着另一样巨大的资源压力。】
【那就是黄金和白银。】
【这些必须手工开采和加工的贵金属,到底需要向军队提供多少呢?】
【我们恰好知道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军团的确切军衔和薪资。】
【除了军团骑兵,还有普通步兵,以及那些晋升后获得双倍薪资的人。】
【为了简化计算,我假设每个百人队有三人获得双倍薪资。】
【但实际数量几乎总是更多。】
【我也没有把那些因功劳,而获得1.5倍薪资的人计算在内。】
【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两倍薪资之人。】
【我甚至没有把高级指挥官和将军算进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非常保守的估计也已经得出了惊人的数值。】
【我们以第纳尔为单位。】
【在当时,第纳尔是一种纯银币,每枚重3.8克。】
【单个罗马军团的年度薪资,总和将超过140万第纳尔,相当于5.4吨重的白银。】
【整个罗马军队,包括辅助部队和海军的年度薪资,轻松超过290吨白银!】
【当然,也存在其他货币面额。】
【一些第纳尔银币,可能会以四个黄铜塞斯特蒂币的形式支付。】
【塞斯特蒂仅由铜和锌制成,获取和加工要容易得多。】
【但部份薪资,也可能以奥里斯(aureus)金币支付。】
【我们可以估计。】
【实际中,大多数军饷是以金银支付的。】
【因为帝国国库最大,且最重要的开支都用于军队。】
【而用较重的黄铜塞斯特蒂支付薪资,会使运输重量增加超过五倍。】
天幕外。
明末。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的罗马士兵,按时定量的领取他们的工资。
肯定且羡慕的说道:
“天幕曾经说过,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朕得承认,我大明的许多地方士兵。”
“的确很难拿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报酬。”
“这是朕的过失。”
“但天幕上的罗马帝国,真就这么的精密运行?”
“能保证士兵们拿到足够的工资?”
“能保证士兵们,有那么好的补给后勤?”
“恐怕,也只有像奥古斯都这样的王朝鼎盛皇帝时期,才能做到吧?”
“朕接手的大明,已然是风雨飘摇。”
“所以,明军不满饷还真不能完全的怪朕吧?”
……
天幕也讲述了最后一段。
【说到运输,所有上述资源都需要运往偏远的军事要塞。】
【这是后勤的另一个难题。】
【在罗马军队成功的幕后,完全隐藏着成千上万的非战斗人员。】
【包括从随军人员,到当地商人和承包商。】
【再到行省总督手下的高级行政人员。】
【这些平民,同样也得由帝国国库支付薪酬,以确保军队能全面运转。】
【与他们一同协作的,是数以万计的驮畜。】
【用于运输货物和物资。】
【马因其速度快,被用于传递信息和载人。】
【骡子因其耐力强,被用来拉车。】
【而大牛则因其力气大,成为拉动重型货运马车的首选。】
【喂养这些牲畜,又是后勤工作的另一个方面。】
【大牛速度最慢,但对食物不那么挑剔,很容易用当地可得的草料喂养。】
【然而,健康劳作的马和骡子也需要大量谷物来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