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红楼帝业 > 第272章 泰顺明鑑,景寧考较

第272章 泰顺明鑑,景寧考较

一时间,澹寧居內景象颇为殊异。

御案之上,泰顺帝用膳;御案之下,袁易亦在用膳。虽是君臣分席,尊卑有序,但在这寂静的晨光中,在淡淡的食物香气里,竟氤氳出一股寻常百姓家父子同桌而食般的温情与寧謐。

泰顺帝不再言语,偶尔抬眼,瞥一眼下方安静进食的袁易,心中不由一动。自袁易进京,他虽知是自家骨血,亦欣赏其才干孝心,但一直以来,天家父子之情,难免疏淡於礼法规矩之后。此刻,这般共用早饭的场景,驀然触动了他心內那根属於“父亲”的心弦。

无需言语,只是这般同处一室,各自安安静静地吃著早饭,便有一种脉脉的温情流淌开来,冲淡了帝王威仪的森严,添上了几分人世间的烟火气与父子情。

这份温情,於泰顺帝这位日理万机、惯见风云的帝王而言,实是难得的。

也让泰顺帝不由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皇四子袁歷,袁歷也曾这般与他一同用早饭,只是如今再不能了。眼前与他一同用早饭的虽依然是玉牒上齿序的皇四子,却已是袁易。

袁易虽安静用膳,却感受到了泰顺帝偶尔落於自己身上的目光,也察觉到这目光中少了平日的审视与威严,多了柔和。他心下沉静,知此乃泰顺帝难得的恩遇与亲近,举止沉稳得体。

一餐早膳,时光短暂,却於无声处,將一对天家父子的心,拉近了些许。

直至泰顺帝搁下箸,袁易亦立刻停止,起身垂手侍立。泰顺帝看了他一眼,目光温和,隨即对太监道:“更衣,去清溪书屋。”

太监们忙上前伺候。

袁易肃立一旁,心知这是要去给太上皇、皇太后请安了。

泰顺帝更了常服,便命起驾往太上皇所居之清溪书屋问安。

一顶明黄亮轿乘舆早已备妥,泰顺帝登舆而坐,袁易则恭谨隨行於舆驾之侧。

一行人仪仗简从,出了澹寧居,逶迤而行,一路穿度柳,渐至畅春园东北一隅的清溪书屋。

舆驾在门前停下,泰顺帝下了乘舆,早有景寧帝近侍太监入內通传。不多时,便引著泰顺帝与袁易入內。

书屋之內,窗明几净,陈设古雅。

景寧帝正临窗而坐,身著常服,手持一卷古书,闻得动静,方抬起头来,见是泰顺帝携袁易前来,脸上露出温和笑意。

泰顺帝与袁易忙上前行大礼请安。

景寧帝放下书卷,笑道:“起来罢。今日倒是一同来了。”

得知了袁易今日入园的来意后,景寧帝忽然问泰顺帝:“朕记得,皇帝予此子取名『易』,可是取自《周易》之『易』字?”

他手中方才所阅,正是一卷宋版《周易》。

泰顺帝回道:“父皇记得正是。儿臣正是取自《周易》之『易』,寓含变易、不易、简易之理,望其能通晓天地之道,明达人事之理。”又补充道,“袁易於《周易》倒也用心读了,曾能背诵全篇。”

景寧帝頷首,显出颇感兴趣之色,对袁易笑道:“於《周易》能背诵全篇,已属难得。然则《周易》之道,贵在灵活运用,洞察几微。今日既遇此道,朕便考你一考,你可愿意?”

袁易神色恭谨,垂首道:“能得皇祖父垂询考较,乃孙臣莫大荣幸。孙臣学识浅陋,若有错漏之处,万望皇祖父与父皇训示。”

一旁泰顺帝亦含笑,他素喜《周易》,於此道钻研颇深,此刻倒想看看袁易究竟领会几分,便颇有兴致地听著。

景寧帝略一沉吟,问道:“《繫辞上传》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言天地自然之位。然则,於人之修身,此语当作何解?何以定己之位,明己之分?”

此问由天地尊卑引申至个人修身立命,颇具深意。

袁易凝神思索了一会儿,便从容奏对:“回皇祖父。孙臣愚见,此语启示世人,当知天地有常,尊卑有序。於人而言,便当明察自身所处之位,恪守本分。如为君者当仁,为臣者当忠,为子者当孝。知其位,守其分,不僭越,不退缩,如此则身心安寧,德行可立。正如《易》之所言『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守其卑位,亦可修其尊德。”

景寧帝听罢,笑著頷首,看向泰顺帝。泰顺帝亦面露讚赏之色,显然对袁易此答讚许。

此答既紧扣经文,又阐发其修身之义,且落脚於德行,正合儒家正道。

景寧帝兴致更高,又出一题,此次更涉宏大:“《革卦·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此论变革之道。然则,治国平天下,当如何把握这『革』之时与『不革』之常?如何方能谓之『顺天应人』?”

此问直指治国核心,关乎变革与守成的平衡,极为考验见识与智慧。

袁易心知此问分量,沉思片刻,方谨慎答道:“孙臣冒昧奏对。孙臣以为,『革』之为义,非为变而变,乃因时制宜也。犹如四时运行,非天地有意变革,乃气机流转之必然。治国亦然,当察天道之变,观人心之向。法度若歷时已久,弊病丛生,悖离天道民心,则当勇於鼎革,除旧布新,此即『顺乎天而应乎人』,如汤武之革命。然『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適』,亦非谓常法可废。日常治国,尤重『不易』之理,当持守仁政根本,敬天爱民,此乃万古不易之常经。故『革』与『不革』,皆需揆诸天理,验於人心,顺势而为,而非妄动。总以『崇德广业』,天下安寧为要。”

这一番奏对,既阐发《易》理,又融合治国之道,指出变革需顺应时势与民心,守成需秉持仁政根本,见解颇为透彻。

景寧帝听毕,不禁笑道:“好,好!非徒记诵,確有所悟,能发其微,更能务其本!皇帝,此子於《易》,颇有些心得矣。”

泰顺帝见景寧帝龙心大悦,袁易对答如此得体,心中亦是欣慰,躬身道:“父皇过奖了。他还年轻,需学之处尚多。”言虽如此,其欣慰之情已溢於言表。

袁易忙跪下行礼:“孙臣浅见,妄议大道,实是班门弄斧。蒙皇祖父不弃,谆谆垂训,孙臣感激不尽,定当潜心研读,以求精进。”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降临漫威的七龙珠 从法甲开始的成神之路 修仙从手搓计算机开始 晦朔光年 满级囤货后,全末世美男求包养 大周谜案录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八零大院漂亮美人 九十年代拆迁户 请不要质疑多周目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