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百年新篇至此,第一盛事当前
邦邦!!
楚天舒刻完面前的石碑之后,邦邦拍了两下,石屑扑簌簌的往下掉。
有几粒石屑弹到湖心小筑的边缘,落入水中。
湖中的鱼儿以为来了食,悄悄游过来,碰了两下,发现没有半点食物的气味,又避开了。
“来来来,看看我刻的怎么样!”
楚天舒喊了一声,围在湖心小筑里的喝茶饮酒,吃点心练功的几个人,都凑了过来。
“好,好哇!巧夺天工,妙手无双,这石碑上的內容,依老身看,跟原本石板上的分毫无差,还要更传神三分!”
高老太君端著酒碗,不假思索的就是一顿夸。
银砂道长当著自家徒弟的面,毕竟要矜持一些,还是真的抚须端详了片刻,才点头道:“確实与石板上的,別无二致。”
陆元德也在一旁抚须点头。
这紫府派师徒两个,动作节奏,出奇的一致。
萧凉就比较直率了。
“你刻这个干什么?我看你光是死记硬背,在石碑上刻几遍,也並不能有助於你理解这些內容吧?”
这些內容,都是来自於通玄派的那几块石板。
石板本身的材质,並没有太多特殊之处,只是不那么容易风化罢了,跟记录蓬莱总纲的石板材质相仿。
楚天舒在通玄派,找到了关於仙人传说的记录。
得知这些石板,指不定就是来自於当年固守洞天內,结果连洞天一起,被化道之风颳走的那些前辈老乡们。
不过,他更想把“太虚天眼”带回老家。
气数条满了之后,多出的积累,不知道够不够再携带固体典籍。
因此,他准备先死记硬背,懂不懂的,另说,能做到分毫不差的仿刻就行。
通玄派內,关於这几块石板上的炼器內容,已经破解出来的部分经捲图纸,他也已经熟记。
可惜的是,究竟怎么把炼器转化成修行,这是张通玄自己多年的体悟。
只有一小部分技巧,被张通玄述之於笔端,用於教授门人,比如怎么用少量得道真气,就引起天丁天甲等气体变化,自动化为液態。
像他到底怎么练出“太虚天眼”这个石板上没有的宝贝,怎么让太虚天眼,在肉身上隨意的游走……
这些大部分的內容,他也不知道是不乐意写,还是无法精確描写出来,反正没找到手稿。
“这你就不懂了。”
楚天舒对萧凉说道,“光是眼睛看,在心里牢记,那只能等於是自己的脑子记了记。”
“而亲自上手,刻上几遍的话,等於是我全部的筋骨气血,也帮著记了几遍。”
萧凉笑道:“行吧,你总是有道理的,我去看看黄老头怎么样了。”
楚天舒望了一眼外面天色。
“快到准备午饭的时候了,我也去瞧瞧,今天那几位,又准备搞什么菜色。”
被解救出来的八位得道者,都是张通玄精挑细选的,没有一个自修过魔道,而且心智清朗。
即使是陈家的陈文欣,也算是世家中,名声最好的那一批,当年不但鼓励寒门选士,对百姓百业,军中士卒,也颇有一套抚育之策。
张通玄要的就是跟魔道本性反差大,用起来才合適。
可惜,陈文欣的第三子,耽於空谈享乐,饮酒赋诗,留连风月,且这三儿子对眾多孙子亲缘寡淡,这些倒也不用多提。
因为,陈庄之不但把自己兄弟和爹砍了,连二伯大伯也全杀了,族人在他手底下,不是走狗,就是人炉、尸体。
因此,陈文欣先回了陈家。
黄山祖师却没有急著回黄山,而是与四个隱士之路的得道者,同来这庄园之中修养。
楚天舒和萧凉,去到东院之中,就见黄山祖师,正在提笔写字。
一根等身高的大毛笔,直接蘸清水,在乾燥的石砖地面上落笔。
人走,笔走,说是用笔,也是用枪,更是养伤。
四个隱士老者,只有一个在这里,蹲在走廊的栏杆上,手捧一幅字帖,看会儿字帖,再看看院中笔跡,频频点头。
“当年有个山僧练字,总不得法,我在他小寺里借宿了几天,就捉了两条蛇,丟在他面前,叫他看二蛇相斗。”
字贴老者讚嘆道,“他厚积薄发,悟通了劲力之美,豁然开朗,书法造诣,登时有了自成一派的气象。”
“我虽然能指点他,书法上倒还未必有他的本事,今日见到黄山老弟的字,则又把那和尚,远远比下去了。”
楚天舒看著院中字跡,心里也油然而生一种苍劲之美。
划如列阵排云,挠如劲弩折节,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
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侧鉤如百钧弩发……
这么大的笔,这么大的字。
一旦能写得好了,就最容易展现出书法中壮美的一面。
黄山祖师写的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这个院子的大小,也只够摘抄其中一小段。
从“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写到“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態”,也就停笔。
笔虽然停了,楚天舒却感受到黄山祖师体內气走八脉,声势各不相同。
奇门八脉的清浊升降,径缩寸扩,外人虽然只能感受个大概,也能想像到,其中必是细节备至。
楚天舒心头一动,这倒是跟他感悟“一气流漫天山”的內功诀窍,有些相似。
至今他修炼《山人煮日真经》,也都要用到这种诀窍,不过他是靠心神调节硬控。
如果也找一篇意境合適的文章,用笔法来带动,倒是更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黄山祖师呼吸调匀后,目光微转,先对楚天舒行了一礼。
字帖老者见状,也从刚才沉浸书法的心態中惊醒,起身行礼。
“见过楚真人。”
字帖老者风风火火道,“真人自己都过来了,那三个老不死的说要为真人准备的菜色还没有送来,我这就去催他们!”
他转身就走,步子飞快。
这些人被楚天舒所救,多思报答。
只是旁人还好说,这四个隱士老者,却是没有什么家底的。
他们当年无论结庐而居,还是游戏红尘,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凭自身丰富阅歷,高妙境界,指点指点看得顺眼的人物。
奈何楚天舒这等修为,哪有他们指点的余地。
他们说上一句,楚天舒能聊上三句。
到头来,反而还是他们得的多些。
楚天舒倒觉得,这几个老头对自己很有启发,尤其被关通玄派这么多年,琢磨起通玄派的东西来,另有一番角度。
奈何他们自己苦思冥想,非要另寻酬谢之法,无意中就发现,楚天舒颇爱美食。
四个人中倒有三个,本来也是爱吃会吃的人。
这几天变著样做出的东西,勾的楚天舒馋虫也起来了。
天天看著时辰快到中午,他就忍不住,往这边閒逛几步。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