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邀请
【你的数学等级由5级1%提升到2%】
眼前闪过一条弹幕。
随着数学等级提升到5级,熟练度的积攒也越来越慢了,但陈辉发现,对某个问题有所突破时,熟练度的提升比单纯的学习要快一些。
如今陈辉早已博览群书,凭借他的记忆力,单纯的学习已经较少,所以他如今快速积攒熟练度就有两个方向,要么向纯理论进发,去解决一些猜想和某些问题,要么向应用领域出发,通过自己的数学造诣,去完成工业升级。
“陈教授,请务必加入我们项目组,华夏的钢铁工业需要您!”
周振激动的来到陈辉面前,这些年华夏在钢铁工业上所受的屈辱涌上心头,这句话出口时,周振竟然都已经有些哽咽了。
陈辉点头,他本就已经同意了王启明的邀请。
这也与陈辉的目标吻合,他想要完成可控核聚变,湍流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因为哪怕能够合成室温超导材料,磁力强度和磁体系统不再是瓶颈,想要完美的约束等离子体,依旧需要合理的调节磁体强度和方向。
否则,带着1亿摄氏度高温的等离子体,依旧会撞击第一壁,产生巨大破坏,从而中断反应。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本就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程,想要破解它,陈辉觉得,或许可以尝试从实践上去一步步靠近它。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顺便提升自己的数学熟练度,有数据面板的存在,他相信自己早晚能解决那个问题。
“太好了!”
周振兴奋的握拳,“我们正好准备进行下一轮实验,择日不如撞日,陈教授现在有空去指导一下吗?”
虽然他们看不懂陈辉的推导过程,但不妨碍他们直接使用结论,只是之前他们没有完全弄懂这个方程,还在犹豫跟历史数据的吻合是不是巧合,但现在,他们没有这个顾虑了。
完成夹杂物运动轨迹预测,他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可以预料到洁净钢的品质能上升一个台阶,至少,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如果陈辉能够对工艺其他环节做出改进,他们甚至能够冲击国际领先水平,见识过陈辉神奇的周振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那一天的到来了。
“我想去工厂看看。”
陈辉摇头。
从林浩的电脑上,他已经看过不少周振他们实验室的数据了,但与洁净钢工厂终究还是不同,很多时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当然可以!”
周振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我马上联系宝钢那边。”
……
“东瀛那批货怎么样了?”
魔都宝山区富锦路889号,宝钢总部办公室中,总工郑源修皱眉。
前些年与武钢融合后,如今的宝武钢已经是世界钢铁行业前三的存在,当然,是指体量,如今他们的产品在出口上依旧是处处受限,吃了多少苦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我已经联系东瀛那边的检测公司了。”
市场部老李脸色同样不好看,“钱给够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半个月内应该就能出关了。”
滞留在东瀛的800吨洁净钢已经拖了半个月了,每天各种滞留成本都是几十万,还要被各种刁难,这800吨钢材已然成了他们的心腹之患,哪怕是亏钱,也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郑源修沉默,他知道这次的责任在他,虽然他也知道这是东瀛故意刁难,但终归还是他们不够强。
“就这么解决吧。”
半晌后,郑源修神色恢复,看向秘书小杨。
“江城大学周振教授团队想要去精炼工厂参观,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更多实际生产中的数据。”
“参观工厂?”
他们与多家高校都有合作,江城大学并非他们合作名单中前列的存在,江城大学在材料学上的造诣,也的确乏善可陈。
如果是金陵大学,对于参观请求,他必定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但江城大学,他哪来那么多功夫给这些人当导游,洁净钢精炼工厂的工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参观的,跟他们合作的这些高校,大多也都是攻克其中某一个堵点、难点,很少有一个研究团队会掌握整个工艺流程。
“小杨,你跟他们约时间,到时候就由你来接待他们,接待前你先看一遍保密条例,该看的给他们看,不该看的,别让他们多待。”
最终他还是没有拒绝对方的参观申请,高校这种地方,你要说有用吧,其实也没太大用处,可你要说没用,哪怕他是宝武钢这种巨无霸的总工,也不好随便得罪。
当然,他也不准备亲自接待,派个秘书打发打发他们就得了。
“主任,周教授给我们提交了一个夹杂物运动轨迹预测,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描述钢液流动,结合斯托克斯定律计算夹杂物上浮速度……”
负责与江城大学对接的技术员卢思源向郑源修递了一份资料过去,“还挺有意思的。”
“周教授也说他们的课题可以结题了,准备进行下一个课题的研究,所以才会想要来工厂看看。”
“哦?”
郑源修惊咦一声。
江城大学的实力他是清楚的,他也知道周振负责的课题,但他从来没有抱希望对方能解决。
不过材料学的事情,也很难说得清,有时候的确需要看99%的运气。
翻开卢思源递过来的资料。
不过几分钟后,他就抬起头,茫然看向卢思源,眼神中甚至带有几分怒色。
卢思源干咳一声,“周教授提供的这份资料的确比较晦涩,不过在最后他们给出了结论,我已经简单验证过了,他们给出的预测模型,误差在0.8%以内!”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