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雷军相邀,智能驾驶
黑色轿车驶入小米科技园时刚过九点,阳光把玻璃幕墙照得晃眼。
车还没停稳,江倾就瞧见雷军熟悉的身影带着一群人从一楼大厅里快步迎了出来,他挥舞着手臂,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那股热切劲儿。
“江总!”
车门一开,雷军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就穿透了空气,他一把抓住江倾的胳膊,力道不小。
“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盼来了!”
江倾习惯了他的热情,笑着回握。
“雷总,你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来视察工作呢。”
他目光扫过雷军身后,卢伟兵、王滕等几张熟面孔都在,都带着亲近的笑容。
“那必须的!”
雷军哈哈一笑,另一只手也拍上江倾肩膀。
“你可是我们小米的编外大脑,怠慢谁也不能怠慢你嘛!走走走,外面晒,里面凉快!”
一行人簇拥着走进大楼,中央空调的凉气瞬间驱散了阳光的燥热。
陈铎周正楷两人则是安静地跟在后面。
会议室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京城鳞次栉比的高楼。
长条会议桌上,投影仪已经准备就绪。
众人刚落座,雷军就冲负责演示的工程师扬了扬下巴。
“开始吧,给江总好好汇报一下我们造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ppt亮起,伴随着工程师清晰平稳的讲解,小米从去年三月底宣布造车以来的核心进展、供应链布局、工厂建设、团队搭建以及初步的工程样车状态,一一呈现在江倾面前。
数据详实,图表清晰,进度条确实如雷军所言,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江倾看得很专注,偶尔端起手边的矿泉水喝一口,手指在杯壁上无意识地轻轻点动。
演示结束,会议室灯光重新亮起。
雷军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炯炯地看着江倾。
“怎么样?江倾,我们这摊子事,你心里有数了吧?虽然起步晚点,但决心和投入绝对是这个!”
他竖了个大拇指。
江倾放下水杯,身体向后靠进椅背,姿态放松了些,脸上带着了然的笑意。
“雷总,你这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一点。看来这回是真把造车当最后一次创业了。”
“那当然!”
雷军一拍桌子。
“金山上市那会儿我都没这么拼过!这可是决定小米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大战略!”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
“所以啊,江倾,开门见山,你得帮帮我。”
江倾挑了挑眉,心里却不意外,毕竟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
“哦?需要我做什么?技术顾问?还是战略咨询?”
“哎呀,跟江总说话就是省心!”
雷军咧嘴一笑,语气带着调侃。
“我是想,需要你在最关键的地方,拉我们一把!帮我们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这块,搞出点真正领先,能一炮打响的东西!”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江倾身上。
江倾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他坐直身体,双手搭在桌沿。
“雷总,智能驾驶这块的水很深。不是我不愿意帮,而是现在这个节点,全世界都一样,技术本身通过海量测试可以做到相对成熟,但环境远远还没准备好。”
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小米高管,目光最后回到雷军脸上。
“问题在于,没有哪家车商会把【我们的系统偶尔可能会抽疯】这句话写在宣传册上。他们只会鼓吹【无限接近自动驾驶】、【解放双手】。一旦出事,哪怕概率再低,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攻击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技术瑕疵会被无限放大,品牌信誉可能一夜崩塌。这个风险,小米刚入局,扛得住吗?”
雷军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他沉默了几秒,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江倾,你说的这些,我懂,团队也都明白。我们不是要搞什么无人驾驶的噱头去忽悠人。小米需要的,是在大家都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情况下,我们小米的能做到更好、更稳、体验更丝滑!这是实打实的技术壁垒!”
他身体前倾,眼神热切而肯定。
“而且我向你保证,宣传口径上,我们绝不玩文字游戏!就叫【辅助驾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重点突出它辅助的本质,是减轻驾驶疲劳,提升安全冗余,而不是取代人!你看这样行不行?”
雷军说完,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江倾。
卢伟兵适时地补充了一句。
“江总,雷总是真的下了决心要在这块做出标杆,技术投入上绝对不设上限。”
江倾没有立刻回答。
他垂下眼帘,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轻响。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侧脸上投下明暗的光影,表情令一众小米核心管理人员捉摸不透。
关于雷军请他来的目的,江倾自然心头有数,在此之前雷军已经明里暗里跟他提过数次。
他估摸着时间,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而小米首次涉及造车,正需要他,也更舍得投入,更专注。
念及此,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过雷军,又扫过在座的高管们。
“光说没用。”
江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雷总,把你智能驾驶团队的核心骨干,现在就叫过来。”
雷军眼中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他连连点头。
“好!马上就来!”
他立刻转头看向王滕。
“王滕,马上!把智能驾驶团队所有p8以上的工程师,十分钟内,全部给我请到这儿来!跑步前进!”
十分钟不到,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十七八个穿着技术文化衫或休闲装的工程师鱼贯而入,有年轻的,也有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好奇。
会议室瞬间显得有些拥挤。
雷军指着江倾向他们介绍。
“这位是江倾江总,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今天他来给我们智能驾驶团队把把脉,大家打起精神来!”
工程师们看向江倾的眼神立刻充满了兴奋。
江倾对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直接切入主题。
“咱们开门见山,我就不客套了。把你们目前的研发进度、技术路线、核心算法框架、传感器融合方案、还有遇到的最大瓶颈,挑最关键的,用最直白的话,给我讲一遍。越具体越好。”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成了智能驾驶团队核心成员的答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