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主事……那就当不知道吧!
要不然还能咋地?
大清已经不是乾隆朝的那个大清了,偽汉都窃据南京称帝,连京城那边的满洲权贵,都在或有意、或无意的直呼南京为南朝。
反正他只是小小的开封知府,让他调兵他都没权利调兵,而且他也无兵可调。
白莲教大军猛攻洛阳快半个月,洛阳周围的新安、宜阳、偃师等县,都在这期间被白莲教一一拿下。
大汉蜀侯张正謨整合了四川的白莲教,让白莲教和那些杂七杂八的义军,全部趋向统一化和正规化。
河南的刘之协,同样也在跟清军和索伦军的高烈度战爭下,不断学习仗到底应该怎么打。
白莲教也在进化,从一开始的宗教狂热分子,到现在已经学会了使用火器,操练军队,配合战阵,甚至是使用一定程度的战术。
虽然维持军队掌控的核心教义没有变,募兵的方式也是以白莲教义为主,但白莲教已经开始与士绅读书人展开合作。
刘之协本人乾脆招募了一支落魄读书人组成的幕僚团,负责帮自己出谋划策,就连现在跟大汉这边谈判接洽,都已经转交给了幕僚团。
为了笼络这些读书人,还有手下的教眾弟子,他还將自己占有的大片土地,分配给了这些人,让他们也变成新地主。
同时,又以教主名义,下令免去治下百姓的欠债借贷,连赋税都被降了好几成,恢復到了比战前还略低的水平。
这是新招幕僚团给出的建议。
因为都在卷,大汉那边卷的太厉害,要是他们白莲教不跟著一起卷,百姓早晚都得跑光,到时候连种地的都得没了。
洛阳城,白莲教大营。
刘之协大军已经包围这里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来他一直非常从容。
先是按照军师幕僚建议,趁著清军反应不及,出兵攻打洛阳。又紧隨其后,接连拿下宜阳、新安、偃师各县,地盘扩张的非常快。
甚至在下达了免去欠款借贷,减免赋税的命令后,地方百姓还爭相帮著他们打仗。
这要放在从前,不说前所未有,那也是绝不多见的。
大营主帐內。
刘之协的几个幕僚,正在给他分析局势。
“教主,如今这洛阳城看似外表坚固,但再是坚固的城墙,它的內部也必定脆弱不堪。只要我们继续围困下去,要不了一个月时间,教主可不费吹灰之力,而轻取洛阳重镇。”
“拿下了洛阳,下一步进可攻取开封、归德二府,退也可攻略陕西,一路打下西安府。”
“就算不退,西安也必定要打。如今西安清军都被困於四川,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打下西安,再拿下开封,我等与清廷就可以划黄河而治,还能以西安为根基,奠定教主之王业。”
“……”
一说到了王业,这些个刚刚还侃侃而谈的幕僚军师,瞬间全都沸腾了起来。
这可是称王劝进的大功啊!
如今的大清天下,在他们看来已经进入到了王朝乱世。先不说最后谁能得天下,反正这天下连皇帝都有两个了。
那要是再来个王爷,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刘之协要是称王,貌似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但谁特么在乎这个,称王了就代表他们也能水涨船高,可以摆脱之前的邪教官员身份。
反贼可能还是不好听,那也比邪教好太多了。
而且,未来要是被灭了,他们也能以反王官员过去投降。
万一要是成事了……
可能性有点小,但不代表完全没可能嘛!
现在的刘之协只是地盘小,但实力已经不算很弱了。他的手下也有个上万教眾大军,还已经学会了使用火器、利用战术战阵,正在逐步往正规化军队转变。
刘之协听到“王业”二字,已经有些呼吸加重。
手下幕僚见到刘之协反应,又纷纷麻利劝进,劝进很直接。
“教主,等打下洛阳,就该称王了。”
“是啊!教主,当今天下,已是乱世,不称王不足以正名分。”
“在下昨日找相士算了一卦,教主鸿运齐天,宜称王建业。”
“请教主登基……”
听著耳边这些迷乱诱惑的劝告,刘之协彷佛都已经能看到戏文里的龙袍,正在对著自己招手。
刘之协刚要矜持一下,表示自己暂时还没那个心思:“各位军师,咱刘之协……”
“报!”
“教主,汉使送来一封急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