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汉兴许能念在献城大功,减轻他们的罪责,但要是罪责实在太过恶劣,只能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保底都要送去奴隶矿山挖矿,像他们这样的文人,就算去寻常矿山挖矿,都得元气大伤,何况是专门为十恶不赦的犯人和鞑子准备的奴隶矿山。
余杭、萧山两县手忙脚乱,准备着守城。
而吴俊这边,一面忙着恢复杭州城的治安秩序,一面也在加紧清算杭州满城,将其中的满人鞑子全部集中清理了出来。
男的都被集中关押,审也不用审了,直接拉去菜市口给杭州百姓看砍脑袋。
妇女儿童,老的送去济养院干活,年轻的勒令改嫁,孩子也全部改为汉名,送去济养院,今后只能学习汉文汉语。
不过,为防万一,这些鞑子改汉的孩子,日后不能考科举,不能做官。
三代以后完全归汉了,才能免去这些限制。
……
又过两日,汉军从杭州出兵,南北各分五百兵。
萧山县离杭州最近,就隔了一条富春江,还有大运河可以通行。
五百汉军直接乘坐水师的战船,就到了萧山县。
萧山县令杨如彭见到才区区几百汉军兵临城下,顿时信心大增:“汉贼才来这寥寥数百贼兵,真是嚣张至极。儿郎们,随本县一起杀贼!”
“杀啊!”
话音喊完,没人动作,反倒乡勇衙役全都默然看着他。
杨如彭瞬间意识到不妙,正要开口求饶。
衙役里的一个班头挥手:“上,抓人!”
七八个衙役一拥而上,一下子就把杨如彭摁在地上。
那班头幽幽说道:“太爷,萧山县就靠在运河边上,又是浙盐往来重地。汉军走运河水路而来,杭州雄城都丢了,那帮八旗大爷都顶不住,何况我们萧山县一个官兵都没有,全靠俺们几人是守不住的。还是用太爷这身官袍,来换我等弟兄一条活路吧!”
五百顺着运河南下的汉军,都还没开始攻城,萧山县就主动投降。
如此顺利,给带兵过来汉军千总,都看的相当无语。
浙江到底什么情况?
他们一路打过来,也算是攻城略地了,结果愣是一场正经仗都没打过,全特么投降了。
唯一没投降的,反而还是作为浙江门户的严州府。
这听起来有些离谱,但却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先是浙江巡抚阮元和浙江提督李长庚,为了镇压起义带走了全省绝大部分的清军,直接导致杭州府城兵力空虚,只有两千废物一样还抽**抽嗨了的八旗军守城。
就连被杭州将军范建中寄予厚望的浙江水师,也被大汉招抚的海盗王蔡牵堵在了杭州湾外面,进都进不来。
再加上,吴俊带着大军完全不攻打严州,反而直接分兵越过去,让包括浙江巡抚阮元在内,所有浙江官绅都以为严州已经失陷。
严州失陷,浙江就是一栋没有门的房子,外人想进就进,而他们反而出不去。
如此,杭州大城自然打都不敢打,浙江按察使王锟就带着杭州众官吏果断投降了。
因为他认为严州没了,杭州能挡住汉军一次两次的进攻,但挡不住八次、十次,汉军可以随时进来,他们又出不去,杭州早晚要失守。
过程全错,结果全对!
萧山县投降的当天下午,余杭县也被北上的五百汉军拿下。
余杭县倒是没投降,余杭县令还真就死硬守了一下城,但就硬了那么一点点。
余杭县的守军,总共就二十多个召来的衙役,还有一百多强征上来的民夫。就连护城桥都没拆毁,也是不敢出城去拆,生怕汉军什么时候来个突然袭击。
五百汉军,大摇大摆过护城桥,而后推着梯子两三步就爬上城墙了。
县城周边的百姓,还主动把门板贡献出来,给汉军做盾牌用。因为汉军随行的一个文教官给他们承诺,打下余杭县就给他们分田,还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吃饱饭。
浙江省城杭州府大部,就此被汉军拿下。
南下的汉军还拿了萧山县,兵锋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抵绍兴府城。
杭州以西,临安、于潜、昌化三县,汉军暂时没去打。但他们已经被堵住,什么时候归附,就看汉军什么时候兵临城下。
绍兴知府李亨特,此刻已经慌乱到不知所措。
汉军拿下了萧山县,离他已经近在咫尺,可以随时通过大运河,南下来打他的绍兴府。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还是汉军的老熟人,他的父亲就是已经战死快一年的两江总督李奉瀚。
李奉瀚战死九江,又葬送两江数万大军。虽死然罪责难免,他的次子李亨特因此降级,调任到了绍兴知府。
就这,还是因为他们家族是汉八旗的,勉强也算是末流旗人,免去了大部分的罪责,还能继续做官。
李亨特自觉守不住绍兴府,但又不敢投降,更不敢逃跑。
他是旗人,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能硬着头皮死守绍兴。
同时,又连忙快马加鞭,一天之内连发三道求援信,跟金华府的浙江巡抚阮元求援。
阮元看到绍兴知府李亨特的求援信,人都已经懵了。
什么情况?
汉贼大军不是在兰溪县跟他对峙吗?
怎么突然就打到杭州了,而且还把杭州已经打下来了。
布政使清安泰、杭州将军范建中,他们都是吃干饭的吗?
跟他们对峙的汉贼都快有上万人了,分兵出去的了不起不会比这个人多。杭州又是大城雄城,算上两千八旗军和浙江水师,怎么说都不至于守不住吧?
而且,问题是这才几天,他们跟兰溪汉贼对峙一共就那么几天,杭州就已经没了?
阮元想不明白,找来李长庚,把求援信给他看了。
李长庚同样一脸茫然:“杭州没了?怎么没的?”
阮元说道:“现在问题,已经不是杭州怎么没的,而是我等必须尽快夺回杭州,否则,杭州满城……”
后半句不用多说,不说汉军以往名声,就说这类反清的反贼,对八旗和满城绝对不可能手软。
要是满城毁了,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倒霉。
(本章完)